职场上,无论你是什么岗位,了解公司业务都

叮~系列最后一篇!

职场犹如江湖,相信不仅是我,屏幕面前的你们也都遭遇过各种各样的奇葩人和事儿。文章咱们说——你经历过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经历。这最后一篇咱们再深入一点说——你的经历多少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把经历凝练成经验,经历没有价值,有价值的是经验。

所以,这最后一篇,我想跟你分享一下,结合这9个月的经历,那个最重要的经验。

了解业务!了解业务!解业务!

如果你是一线的业务员工,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如果你跟我一样,从工作职能和属性上来说属于中后端人员的话,请你一定要学会了解公司主营业务。

为什么这么说呢?

很简单,主营业务是决定一个公司能否活下来的根本。

你在一个公司工作,在环境、人际关系、工作压力、薪资等等各方面都觉得还比较满意的情况下是不是都希望能稳定发展,总归没有人愿意朝不保夕吧!但是能否稳定,决定权不在于你,而在于前端业务的产出如何。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多了解业务情况,也就是多了解了公司的发展情况,对自己目前工作的判断就会多一些掌控,就越多一些主动权在手里面。

信息掌握得越全面,越有助于你做出正确的决定和选择。

以我自己举例子。之前所在的公司培训工作和业务联系得非常紧密,每天、每周、每月业务数据报表都会及时地通过邮件抄送我们。业务数据报表其实非常重要,它是最终结果的体现,通过分析对比数据,你能发现很多业务上存在的问题或是急需改善提升的地方。

比如说,我们之前的业绩数据报表上,除了体现业绩的绝对值之外,数据运营部的同事还会把业绩数值进行详细拆分:

客户属性业绩——新客户业绩是多少(自有渠道、公司渠道分开列明)、老客户业绩是多少(老客户复购数据、老客户复购率等);

产品属性业绩——各类产品销售业绩是多少;

渠道属性业绩——不同渠道引流业绩多少、客户转化率多少;

数据属性业绩——个人、团队、公司目标达成率是多少;排名如何。

那一张大表里面的数据能非常清晰地体现各个维度的业绩情况,我们之后的培训工作就会结合业绩数据体现的薄弱环节、员工反馈的培训需求来进行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有针对性的开发课程。

因为之前的公司对成本控制得非常严格,每个月公司开管理层会议的时候,还会把这一个月业绩情况、花费(人工、房租、市场活动、宣传推广等)情况做更详细的数据分析,公司经营情况不能说一目了然,但也大差不差的。

当然,如果后者这种支出数据没办法了解的话,也没事儿,时间长了你也能估出一个大概,关键是了解前者。

所以,如果你所在的公司业务方面也有较为全面的数据报表的话,可以要来多看看,绝对比你听领导说:“公司蒸蒸日上发展”、“目标是上市”等等这些虚话要来得实际。另外,除了业务数据要了解之外,也要尽可能多了解公司业务逻辑和相关人员情况。

业务逻辑通顺、bug少、业务人员大多积极正向、团队氛围和谐等等这些都是好的体现。

我们用这家公司的情况来展开说说。

这家公司,业绩数据报表我就只在入职那个月要来过一次,后来就以秘密为由不再给看了。但那个数据报表就是销售人员的业绩数据绝对值,没有任何其他的信息。好在,当时我要了往前推半年的数据,前后一对比——总体业绩数据半年来有所增长,但销售人员人数也在增长。简单一算,单个人效并没有提升。这其实不是一个好现象。

后来公司的操作和打法,就是一边大量招人一边大量离职,每个月都是二三十个销售,妥妥地人海战术。但其实,我个人感觉这个人海战术的业务逻辑在这家公司并不适用。

这里咱们就来说说,怎么去简单看看业务逻辑是否通顺。

这家公司是通过线上新媒体引流粉丝到销售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