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与市供销社联合组织智库专家深入区县实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县沙子镇“三社”融合莼菜基地。记者郑宇摄\视觉重庆

编者按

推进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社(重点指重庆农商行)“三社”融合发展,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

今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扩面推进“三变”改革,创新“三社”融合发展机制,壮大新型集体经济。

为了进一步总结我市推行“三社”融合的成绩和经验,梳理存在的不足,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3月1日至4日,重庆日报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举办了“三社”融合理论调研活动。来自市社科院、市农科院、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专家学者组成的调研组,深入石柱县沙子镇、奉节县平安乡、长寿区双龙镇、渝北区大盛镇等地,实地探访重庆“三社”融合发展“密码”,共同探讨如何深入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更好助力乡村振兴。现对专家学者的调研成果进行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总结“三社”融合好经验展现百年供销新形象

卢向虎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处处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和供销合作社工作,要求推进“三社”融合改革试点。年,重庆市印发了《关于推进“三社”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了我市“三社”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经过三年多的改革试点,我市各区县通过“三社”融合,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搭建基层供销平台是基础。基层供销社是直接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推进“三社”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基层供销社平台建设是推动“三社”融合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石柱县沙子镇充分发挥“党管农村”的强大组织优势,通过“党委任用、企业选聘、村民选用”的方式,建立基层供销社组织负责人选聘机制,选聘爱供销、爱农民、懂农业、善经营的能人为负责人,各专业合作(联)社、电商平台、农村商业银行镇级负责人任副主任,将生产合作需求、供销合作需求、信用合作需求统一到基层供销社这个组织平台上。通过基层社例行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产供销各环节遇到的“难点”问题,服务农民生产生活,有力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

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是根本。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是“三社”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供销社、信用社、专业合作社三方融合必然融合到乡村农产品发展上,融合在农业产业链上。奉节县供销联社投融资余万元,在平安乡修建了红辣椒烘干厂房、冷库、泡菜池、加工处理车间,形成全自动生产线2条,半自动生产线4条,泡菜池30座,大型烘干设备2套,冷链设施立方米,企业年加工能力2万吨,年产值预计8千万元以上,成为渝东北地区最大的标准化泡菜深加工企业。

合作共赢发展是关键。“三社”融合既要发展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变美,也要让供销社、信用社、专业合作社三方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受益。奉节县供销社对有信贷需求的合作社进行实地考察、筛选、把关,择优推荐给信用社(县农商行),并为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降低了贷款风险和逾期率,提高了还贷率,保障了信用社放贷资金安全,扩大了信用社贷款业务;供销社引导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推动合作社农业标准化生产,信用社为合作社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供销社在为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过程中,发展壮大了基层合作社,聚焦和扩大了供销主业,开拓了农村市场。

产业联合利益联结是手段。“三社”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要引导农民、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交叉入股、合股联营,共建产业联合体,形成利益共同体。长寿区双龙镇基层供销社由区供销社、法人、专业合作社三方各占股51%、39%、10%成立。基层合作社通过参股镇域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成立农合会等形式,与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引导规范参股的农业合作社发展;以农药、化肥、种子服务为主业,开展无人机农业植保、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技术、农业培训等社会化服务,搭建服务农民生产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了供销社的服务功能,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

盘活农村要素资源是核心。将“三社”融合和农村“三变”改革结合起来,要做好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整合优化农村各项要素这一核心工作。渝北区供销合作社引导青龙村创设了“一社三部”组织架构,有力地盘活了农村闲置要素资源。青龙村以土地经营权集体入股,村集体以集体资源、资产和财政补助资金入股,建立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设立生产合作部,承担合作社生产任务,实行宜机化整治,推动农业生产农机化,培训新型农民,盘活了农村人力资源。成立供销合作部,负责“买回来、卖出去”,利用好基层供销社渠道,推动“散买散卖”向“统购统销”转变,盘活了物资要素。成立资金互助部,主要负责把钱管起来,按照“封闭性、成员制”原则,高效保障生产合作部、供销合作部资金需求和社员紧迫的资金需求,盘活了资金要素。

“三社”融合释放五大经济效应赋能乡村振兴

肖忠意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作为引领生产、流通、信用三大要素融合的中坚力量,供销合作社依托自身优势在农民组织优化、农业社会化增效、农村金融服务提质等方面形成促进“三农”发展的五大经济效应,使农民得到了实惠、产业得到了振兴、农村得到了发展,为乡村振兴发挥了独特组织和服务作用。

打造嵌入式利益共同体,增强为农服务能力,提升农业产业链资源整合效应。积极推动各层级社有企业之间,社有企业和基层社、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之间的产权股权联结,广泛吸纳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入,提升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产业供应链和销售链资源整合。石柱县沙子镇信用合作社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禀赋,通过“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层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农户”等模式共建产业联合体,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股份合作、生产合作、服务合作,充分利用“村村旺”等平台促进前端和后端经营主体深度合作,以合作促融合不断争取优势资源。

引导农村金融“回归”主战场,稳妥推进风险共担机制,增强金融服务支持效应。市供销合作社协同联动,主动发挥信息优势,打造农村金融服务平台,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金融机构“回归”农村金融主战场。积极推动形成市、区县、乡镇、村四级金融服务体系,试点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分级式信用评价体系,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互助基金、反担保等线上线下产业链金融产品和服务,延伸金融服务纽带。长寿区供销合作社与区农村商业银行等联合开展“兴农易贷”,深化与农保公司金融合作,创新涉农专项担保业务进行风险补偿,确保农业经营主体享受贴息政策,保障农村产业发展的资金要求。

统筹盘活农村资产,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扩大农业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市供销合作社勇于担当,加强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利用财政支农资金、社有企业资金、农户土地资本等盘活乡村闲置资产。一方面,加快生产与供销的农业产业链深度融合,在产前充分了解市场行情,以“订单式”生产创新解决“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问题,根据产业链形成规律打造一批上下贯通、横向纵向联合的专业合作社,拓展农业产业链规模。另一方面,深化农业与金融结合,有效发挥供销社和涉农金融机构对市场引领和金融服务的经营组织优势,促进传统农业生产种养销模式提档升级,释放供销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

培育优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质量亮点工程,激活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效应。市供销合作社加强对各区县的指导督促,由供销合作社企业和基层社、专业合作社组成经济联合体,根据区县产业基础着力扶持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推广农业生产标准体系,提供规范化农业专业服务,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围绕生产、供销、信用三个关键性端口构建共生型农业服务体系,结合各方优势资源培育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长寿区供销合作社为标杆养鸡股份合作社强化担保贷款和资金互助力度,扶持其从事饲料研发生产、蛋鸡养殖、蛋品经营和有机肥生产销售,树立农业产业的品牌示范效应,激发“三社”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效应。

巩固农业供销根基,营造向上的农业产业生态,把握好农业产业安全效应。市供销合作社大胆创新试点,依托“三社”融合坚持以我为主的农业产业安全观,坚持要素资源投入为农业产业安全提供保障。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一社三部”就是典型案例。一是动员农民将土地交给集体经济组织,改分散经营为集中经营,统筹公积金和公益金解决民生需求,保证农业项目的持续经营;二是规范设置“生产合作部”“供销合作部”“资金互助部”,三部协调实现撂荒地等生产要素再生产;跨区合作和分工分业推动兼业农民变职业农民,实现“定格、定人、定岗、定责”,保障农村劳动力有效供给。

以“三社”融合夯实供销社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建设

唐丽桂重庆市农科院农经所政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供销社综合改革专项试点启动。重庆出台《关于推进“三社”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全面推进“三社”融合,构建“三位一体”综合性服务体系,服务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在重庆“三社”融合实践中,供销社作为联结合作社、信用社的纽带,全面拓展服务功能,努力构建全产业链服务体系,逐步探索出乡村产业振兴新样板。

强化基层供销社建设,保障放心农资供给。“三社”融合发展以来,重庆强化基层供销社改造建设,实现涉农乡镇基层社全覆盖,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市供销社以农资集团为龙头,以基层社为载体,保障产前农资服务,全市供销系统农资供给市场占比超过70%。基层供销社依托全市供销系统,建立农资供应商资料库和生产资料需求信息库,实现农民合作社、农户与厂家“点对点”直连,开展配送到家服务,不仅保障了农资的品质,而且降低了农资购买成本。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依托“三社”融合,通过厂家与合作社“点对点”直连,发挥统购议价机制,在购置肥料、农药、农机、苗木等方面,为农民合作社节约生产成本20余万元。

构建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三社”服务能力。市供销合作社以“三社”融合为契机,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三社”综合服务能力,为合作社和农民提供农机农技、劳务调剂、代耕代种、金融服务等综合性社会化服务,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高、土地撂荒等问题,推动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忠县马灌镇供销社购置农机23台,成立服务队4个,为合作社与农户提供农机服务面积2.1万亩;长寿区双龙镇汇鸣供销社,年以来,开展水稻无人机防控7万亩,田间病虫害诊断服务3万亩,果菜园、稻田、鱼塘等植保3.3万亩,开展农户技术培训余场次、1.9万余人次,综合社会化服务覆盖5个镇、52个行政村、22个专业合作社和44个农业企业。在金融服务方面,渝北区农商行通过信用评级授信贷款方式支持全区10个供销社和59个村级生产互助社发展;长寿区葛兰镇供销社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标杆养鸡股份合作社提供生产设备租赁服务,解决生产资金问题。

拓展流通销售网络,促进产后农产品销售。为解决合作社农产品销售问题,供销社与合作社、信用社有机融合,以信用社资金助力,利用供销社流通体系,与各类市场主体联合,通过“线上+线下”与订单农业,拓展合作社农产品销售新渠道。石柱县沙子镇供销社,采取“合作社+基层供销社”模式,发展“沙家帮”农村电子商务,并与“拼多多”“村村旺”“淘宝”等平台合作,打造“线上+线下+物流+产业”销售体系,拓展销售网络,年销售额达90.6万元。奉节县平安乡供销社,扶持泽超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泡菜、辣椒等农产品初深加工,创新“农户+合作社+供销社+企业(经销商)”的双重订单模式,左手与合作社和农民签订收购协议,右手与外部企业和经销商签订销售订单,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问题,而且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经济效益。渝北区成立“三社”融合发展供销服务有限公司,搭建供销服务体系,推动全区农产品品牌开发与销售。

重庆实践证明,“三社”通过组织形态、利益联结、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探索出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探索出新样板。供销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正逐渐构建起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深化重庆“三社”融合,要强化政策扶持与制度创新,夯实“三社”融合基础,加快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三社”为农服务能力,开创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

以“三社”融合实践奏响现代农业“五链”共生新篇章

高静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巴渝学者青年学者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当前,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的严峻形势,市供销社秉持为农、务农、姓农的使命,推进“三社”融合发展,形成了石柱县“七维相融”、渝北区“一社三部”等可推可学的融合模式,推动了现代农业“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利益链、价值链”的“五链”共生,奏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以产销一体打通产业链。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营销品牌化是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主要特征,产销一体是推进现代农业“三化”发展的有效方式。供销合作社发挥网点多、组织强、基层情感深的优势,面向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办加工厂、建“村村旺”、创共用品牌等多维发力,打通全产业链。奉节县平安乡以辣椒为主导产业,乡供销社开办夔门红食品加工厂,采用“订单农业”方式,产品畅销湖南长沙、四川成都等地。石柱县沙子镇创建“沙家帮”农村电子商务,加入“拼多多”“村村旺”等平台,推进线上线下融合,“贡字号”莼菜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地,万亩野竹笋线上销售供不应求。

以专业分工完善服务链。供销社发挥农村市场经营的优势,面向现代农业,把农业服务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经营,做到产业精细管护,降本增效。长寿区双龙镇汇鸣供销社吸引14名大学生全职加入,建立了农资连锁店、土壤检验实验室、医院、植保飞防服务部、农村电商部,依托基层社开展农机、飞防、修建、采摘、测土配方、统购统销、“三品一标”建设,通过“参股合作、服务合作、农合分会”方式,服务当地22个合作社、44个农业企业。供销社要进一步扎根基层、面向市场、提高质量,通过专业化、科学化的现代农业服务链建设,方便小农户好种地、带动新业主种好地。

以信用护航融通资金链。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现代金融保驾护航。合作社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融资难、融资贵始终制约农业产业化升级,需要供销社发挥中间桥梁作用,一手牵着合作社,摸清业主的生产状况、资金需求;一手牵着信用社,依托“兴农易贷”“创业贷”“夔农贷”等金融产品,以“低、简、快”的方式,引导资金供给,巧妙化解资金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症结。渝北区农商行采用信用评级授信贷款方式,对产业转型升级贷款授信资金3亿元,对主要农产品实施农业保险。奉节县向农商行提供推荐名单,由供销社提供担保、企业向供销社提供反担保的“双向担保”方式,满足合作社的资金需求。

以股份合作密切利益链。农业产业链上要素多、所有制不同,采用股份合作是整合土地、资本、市场等不同要素集约的有效方式,密切了不同要素主体的利益联结。石柱县沙子镇由镇供销社参股领办合作社,采用“保底分红+效益分红+交易返利”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涉农村社全覆盖,实现了组织、人才、资金等“七维相融”,农户得租金、股金和薪金,增收路子宽。渝北区以“三社”融合深化“三变”改革,采用“村集体领办+农户入股”方式,村集体以资源资产占股20%,农民以土地、资金占股80%,组建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下设生产合作、供销合作、资金互助三部,形成“一社三部”,有效融合了生产、流通、信用要素。

以科技赋能提升价值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赋能不可或缺。要加强5G通讯、全域场景、AI技术的农业科技建设,抢占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制高点。统景镇江口村按照“精准管理、环境监测、智能监控、智能农机”的思路,打造丘陵山地无人果园管理平台,已建成亩市级示范智慧果园,园区内履带式靶向精准喷药机、土墒预警、虫情监测、管理追溯、长势分析等模块全景式联动,实现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变。长寿区标杆养鸡股份合作社借助信用社贷款投资上亿元建设现代化、标准化蛋鸡养殖示范场,集饲料研发生产、养鸡平台建设、蛋鸡养殖示范、蛋品经营及有机肥料生产销售为一体,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功能整合、股份合作,把供销社、合作社、信用社(金融机构)结为利益共同体,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更好地发挥为农服务功能,建好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带动农民稳定增收、村集体发展壮大。

(本版插图曹启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