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HiFi真的没救了机锋网

魅族掌门人黄章曾在论坛透露,魅族16将保留3.5mm耳机孔,但考虑会在未来的魅族手机上逐渐取消。黄章解释说,HiFi做在手机外边音质能够更好,因为把HiFi做在手机里,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来说,容易受到天线等射频干扰。并且附上了手绘转接头。无独有偶,华为Mate10发布会上发布的高保真数字耳放CM21终于在不久前实现落地,这款搭载CirrusLogicCS解码耳放一体芯片,可以实现32bit/KHz高解析音频文件解码,输出阻抗可动态自适应32欧--欧的耳机,数据表现相当强悍。手机HiFi渐行渐远,我们不难发现,前两年大有与拍照功能并驾齐驱之势的手机HiFi,现在却少有厂商提及。原因就在于3.5mm耳机孔的取消让原本内置在手机中的专业解码和运放系统失去意义。而以上提到的这些外置解码耳放,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手机HiFi的新希望。但有意思的是,手机HiFi由内到外的发展,似乎并不是仅由常规的技术提升带来的改变,3.5mm耳机孔的取消让手机HiFi跌倒低谷,但无疑又是手机HiFi出现转变的最大推手。这一切,都要从3.5mm耳机孔说起。1取消3.5mm耳机孔真的好吗苹果虽然不是第一个取消耳机孔,但无疑是去耳机孔的最大推动者。有趣的是,3.5mm耳机孔的取消在当时来看似乎并不是科技的推动,更多的像是设计的一种选择,并且这样的设计似乎给很多用户带来了不便:苹果为什么要取消耳机孔呢?苹果将无耳机孔趋势化针对这个问题,苹果也曾给出解释:“它阻碍了我们想把一些东西放进iPhone的努力。它在跟摄像头、处理器还有电池抢地盘。坦白说,在有更好更现代化解决方案的情况下,还保留着玩意儿简直是疯了。”而这更好的方案,指的就是无线耳机。也确实,在寸土寸金的手机内部结构中,耳机孔及其加固构造会占用一些空间,而且耳机孔往往都是藏污纳垢的重灾区,非密闭性的结构也会让手机更容易进水。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相比如普通的有线耳机,无线耳机缺乏更加广泛的用户基础,而这些问题又不得不让我们重视——iPhone7需要一个转接线才能用普通有线耳机1、USB输出数字耳机各家的方案并不统一,使用有线耳机还得一个配套的转接头;额外购买的音频和充电分接线2、一边充电一边用有线耳机听歌看电影的状态一去不复返,除非再花额外的钱去买了一个更加完备的转接头;Lightning插头的耳机3、直接使用USB端头的耳机不具备其它设备的普适性。4、三星有3.5mm耳机孔旗舰手机照样支持IP68级防水防尘,也就是说,取消3.5mm耳机孔带来的优势,通过结构优化也能实现。当年HiFi已成旗舰手机标配很明显,耳机孔的取消无疑加大了用户使用耳机的成本。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或许这对不主打音质的苹果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影响,不过对于那些主打音质的国产手机来说,耳机孔的取消意味着以往主打的HiFi音质体系得完全推倒重来,因为专业的音频芯片也随着3.5mm耳机孔一起不见了。而这时候又有了新的问题:原来的手机HiFi到底是不是个伪命题?2手机HiFi到底嗨不嗨在前两年还没有取消3.5mm耳机孔概念的时代,各家手机厂商都开始在自家产品中加入独立的音频系统。似乎在那时,没有颗专业的音频芯片都不好意思叫旗舰。在那时我就对这些所谓的手机HiFi进行了探索,还真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存在。手机HiFi系统从原理上来说,手机内置的HiFi芯片还真是离不开3.5mm耳机孔的:音频系统是一个解码并且放大的过程。之所以需要解码,是因为存储在手机的音频文件是数字信号,而驱动耳机发声的是模拟信号。简单地说,我们播放一首存储在手机里的歌曲,处理器将该文件调度输送给DAC(数字转模拟信号解码芯片)进行解码,但这是转化的模拟信号十分微弱,需要运放芯片将这个信号放大,输出到耳机后才能实现正常的播放。数据接口让解码放大转移到了外置常规的有线耳机接收的都是模拟信号,所以这个解码并放大的过程需要在手机内部进行,这时专业的音频芯片就发挥了作用。但USB端口输出大多都是数字信号,传统的耳机没有解码放大的能力,所以需要转接头进行转换,在手机外部进行解码放大。手机内部的音频芯片自然就失去了存在意义。当时的手机HiFi方案之一不得不说的是,搭载HiFi芯片的手机确实拥有更好的音质输出,而且加上各家厂商对音频的不同理解,调校各有风味。虽然在定义上偏离了高保真的初衷,但讨好耳朵正是更加广泛的消费者所追求的方向。事实上,一个专门的音频发烧爱好者,也不会去选择一部手机作为前端,毕竟手机集成电路复杂,很容易对音频系统产生干扰。而且由于手机的供电和电路规模有限,手机HiFi也很难达到专业设备的高度。在我看来,手机HiFi的噱头效果是大于实用的。因为普通消费者很少会去以一个高昂的价格购买一款可以让手机HiFi系统完全发挥作用的耳机。而且音频本身就是一门玄学,大部分非发烧用户的“脑放”往往比实际听感来得更加强烈。但话说回来,手机HiFi本身也是存在价值的,毕竟每个消费者都有追求极致的权利,在成本预算有限的前提下,手机HiFi成了窥探发烧音频门径的最低代价方式。但3.5mm耳机孔取消后,这一切自然无从谈起。3渐行渐远的手机HiFi3.5mm耳机孔取消后,我们就不得不选择其它的方式来解决音频传输的问题。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插一个Type-C数据接口转3.5mm耳机孔的转接线。Type-C转3.5mm耳机转接线曾有厂商在发布会上谈及音频转接线时提到,音频转接线可以让声音更加纯净,因为没有其它电路干扰,而且得益于Type-C的供电优势,功率方面也相对有保障。但问题在于,在这个小小的耳机转接头中内置的音频电路难以形成规模,在“体积即音质”被广泛认知的音频圈不具备更加符合传统观念的说服力。不仅音质难以保障,转接线标准也没有做到统一。首先是因为Type-C不仅可以输出数字信号,还可以输出模拟信号,所以有的转接线有解码能力,有的只是单纯的转接而已。另外,各家厂商对Type-C触点的使用规则也不完全一样,所以我们也不难发现,不同品牌手机附送的转接线存在无法实现通用的情况。所以购买转接线时,要先咨询卖家,以防止买来的转接线不配套。蓝牙编码已经可以满足初烧要求另外一个代替方案就是蓝牙无线耳机。在蓝牙音频方面,其实近年来已经有了可观的发展,蓝牙编码也在逐渐进化,从Android8开始,支持kbps数据量的LDAC编码。我们一般用常用播放器下载的无损音乐,大部分都在这个码率以下,所以对于初烧用户来说,这样的数据量已经足够。蓝牙耳机需要内置多个部件但与大多转接线一样,蓝牙传输的照样是数字信号,所有需要在耳机端进行解码放大,而且无线耳机没有外部供电,需要内置电池。也就是说,小小的无线耳机内不仅要有发声单元,还要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DAC、运放,受限于体积,音质自然难以与普通线路相比。4专业向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手机HiFi就真的没救了?话题就回到了文初提到的转接耳放。华为的CM21耳放似乎让我们看到的手机HiFi的新希望。虽然体积变大,但好在并没有对智能手机最重要的便携属性产生明显影响,而且从数据呈现来看,华为CM21已经达到了一款入门级播放器的水准,所以这一点体积折损并不会让我们有所惋惜。外置HiFi解决方案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手机HiFi思路——手机只用作数字信息输出和供电的设备,通过外置专业解码和运放,以实现更少干扰、更好音质的输出。当然,对于发烧友而言,完全可以为手机配备一个效果更加出色的解码耳放,如果功率要求较高,也完全可以在解码运放之中放置电池用以音频供电。但毫无疑问,成本也会更高。更加专业的外接方案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手机HiFi发展的全新方向,那就是向着更加专业化、更加小众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也恰恰符合音频产品本该有的定位。这样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非发烧音频受众不需要支付手机HiFi成本,常规的转接或无线已经足够他们使用;发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不同定位的解码耳放,即便换手机,也不需要再次对HiFi设备进行购买。十分有趣的是,3.5mm耳机孔虽然是苹果为了让耳机向着无线化发展而取消,却着实救了生产音频设备的厂商一命。毕竟原本的手机HiFi声势巨大,音质不论,但实实在在让中低端播放器的市场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而耳机孔取消了,解码耳放恰恰成了这些厂商的救命稻草。(*注:图片均来自网络)·end·机锋网科技头条尽在机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