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直播带动产业链纵深发展

直播带货是近几年农产品营销的一个风潮

农产品借力直播,逐渐摆脱了传统销售模式的各种弊端

不仅更好地打开了市场销路

而且对农产品品牌塑造、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成为助农兴农的好法

一农产品直播的现状

主播类型多样化,带货效果好。

以薇娅为例,砀山梨膏成为薇娅农产品直播带货史上的经典。年5月薇娅与安徽砀山县合作,5分钟将当地的特色梨膏一售而空,一举助推梨膏成为网红单品,带动当地超10万人就业,直接助力1.3万户果农脱贫,帮助砀山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行政官员凭借政府官员的公信力和号召力,也在直播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甚至还涌现出了网红官员主播。

在直播风口下,不少农人也相继触网当起了主播,没有直播经验,也没有精心策划,凭借真实和质朴的风格,素人首播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直播平台多,支持力度大。

农产品骄人业绩的背后,离不开直播平台的流量支持、数据支持和运营支持。

目前,农产品直播形成了综合电商平台、社交电商直播平台、综合直播平台和农产品视频直播购物平台的庞大体系。

2月8—20日,阿里巴巴、聚划算等电商平台以各种运作形式和对接途径,助农助商,销售订单突破万单,爱心助农项目订单已超过吨。

京东启动了针对农产品的冷链专项支持方案。拼多多成立了新农业农村研究院,打造“拼购+天网+地网”的电商网络。

二农产品直播营销存在的问题

直播内容不够丰富。

目前,农产品直播以简单的产品告知介绍为主,过于直接和单一。

如果只是简单的兜售农产品,或者直接模仿其他产品的直播套路,不去围绕农产品本身的特质,挖掘、优化、创新直播形式和内容,直播带货的魅力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缺乏优秀主播。

主播的本质就是网络导购。在直播过程中,客观地展示产品价值、专业地传递农业知识,生动地传播

农耕文化,这三者有机融合,才能全面满足观众的购物需求,但能同时达到上述三个要求的主播几乎没有。

目前还没有专门垂直于农产品领域的主播出现。网红明星类主播面向全品类,农产品并不是其独攻或者主攻方向,专业知识比较缺乏,观众主要是冲着明星光环去购买,并没有通过直播真正深入了解和体验产品价值,对农产品品牌核心价值的建立和传播帮助有限。

消费者满意度不够。

直播作为农产品营销冰山的一角,主要解决的是粉丝流量及其变现的问题。而流量变现后消费者的满意度,才是持续营销的根本。

农产品具有其特殊性,受日照、空气湿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产品品质差异大,必须要在供货源头上严选分级,主播的表演也不能太浮夸,过分拔高观众期望,导致消费者不满意。

另外,物流速度、冷链保鲜等供应链问题不及时解决,也必然会招致顾客不满意。特别是一些偏僻地区的优质农产品,直播效应最强,而供应链问题招致的用户不满意度也可能是最高。

三做好农产品直播营销的策略

1.整合营销

一场直播就是一场促销推广活动,必须要有一个鲜明的具有吸引力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之下,通过视觉子系统、听觉子系统与互动子系统的有机整合,来达成直播营销的目标。

视觉子系统中的直播场地、主播形象,以及产品展示等环节都应融入创意思维,锁定观众眼球。现场的配乐、主播的话术,如何与观众互动都应该做精心的策划,提高观众的沉浸效果。

总之,只有让观众在直播间感受到尊重感、愉悦感和获得感,才能提高观众进场率和留存率。

2.供应链协同

传统供应链模式下,农产品为了降低损耗率,会提前较长时间采摘,在运输过程中进行药物保鲜,导致产品口感不佳,用户满意度不高。

要避免这一问题,农产品直播就必须对接供应链前端,预测好农产品的成熟时间和成熟数量,综合用户画像数据,选择最佳的直播时间,确保从产品采摘、发货到送达消费者手中时,产品自然成熟度符合消费者的预期。

同时,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的数据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快我国农业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普及,提高农产品分级工作的效率,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整合社会物流资源,降低冷链运输物流成本,用更快的交货时间和更统一的交付标准,提高直播购买者的满意度。

3.大数据管理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日趋丰富化、多元化、特色化,不同的农产品有不同的目标市场,农产品的市场细分问题愈显重要。

互联网时代就是大数据时代,农产品要做好直播营销,就必须树立大数据思维,从供给端来说,生产什么要用大数据做好市场分析,生产过程也应该用大数据做好精益管理。

对于需求侧,则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精准锁定潜在客户。有了大数据的加持,直播面向什么群体、突出什么卖点、采用什么沟通模式、选择什么话题、表达什么内容,都更加精准,更加实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