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防御性悲观、爷青结/爷青回、御宅族、晒秀族……你以为看过这些热词,便了解亚文化了?即便同为网民,许多人提起亚文化就会略显鄙夷,有些人会架起姿态一脸清高,有些人则觉得“小孩子们玩玩罢了不必当真”。互联网技术发展至今,改变的不仅是生活,也重构着社会文化风格、语言体系、思维逻辑。亚文化既是特定社会情感结构在青年群体中的折射,也是当下青年群体独特情感结构的真实呈现,是我们感受和理解一个时代文化特征的重要补充性参照物。不同于主流传统媒体,新媒介有能力打造跨越文化隔阂的“亚文化认同”,以虚拟社区、虚拟社交的形式强化次级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形成一种更加立体的跨文化传播形式。当次级传播实现良性运转的时候,再由亚文化反作用于主流文化,实现二者之间的共识与认同。 上篇作者:刘胜枝究竟什么是亚文化?恐怕即使是身处亚文化前端的弄潮儿也有些摸不到头脑。从“杀马特”“葬爱家族”到“赛博朋克”“语C”“BDSM”再到“洛丽塔”“V家”“鬼畜”“淋文化”……曾有人将亚文化总结出十大类72种,还有人洋洋洒洒归纳出个亚文化圈层。然而,来自社会更多的疑问是:亚文化到底是什么?1源起与流变“亚文化”(Subculture)一词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弥尔顿·戈登于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亚文化”是指基于种族、经济、宗教和地区等不同社会因素而产生的差异文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青年集结成各种亚文化群体。他们用自主、另类的穿搭符号和崇尚音乐、暴力、酒精的另类行径,向主流世界宣示自己的不满和桀骜不驯。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强调,初代亚文化的核心特征是“抵抗”。近30年来,英美新自由主义盛行、互联网普及、全球化进程加快,令西方亚文化群体呈现出不再对主流文化进行明显抵抗,而更多是一种兴趣爱好和自由选择的特征。如今,中国网络文化大潮涌起,亚文化一词早已闯入大众视野。“文化”指的是一种特定区域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而“亚”指的是次要、附属的意思。从字面意义看,亚文化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是较为小众的群体所特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往往新颖活泼,与主导文化、主流文化的严肃性形成互补。有的亚文化还会发展成为主流文化。年,由国内亚文化的集结地B站推出的新青年宣言片《后浪》登陆央视一套,“后浪”变“热浪”。“后浪”一词也成为年度流行词汇之一,标志着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良性互动。多数人常常把亚文化、青年文化、流行文化混为一谈。这是因为青年在思想文化上最为活跃,青年所创造的文化是多样的,既有可能是亚文化,也有可能符合主导文化的意愿。比如,二次元文化在日本就是主流文化,但在我国则是一种青年文化,从最初的小众文化正逐渐融入主流文化的方方面面。 2亚文化的中国景观:青年创造与众声喧哗亚文化本身没有国界,在网络文化这座大生态城中,中国本土亚文化景观也日益丰富。从某种意义上看,亚文化的实质就是“用自己的声音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行为刷自己的存在感”。有时候它表达的是一种对主流的不满,比如恶搞文化里对主流文化的嘲讽和解构;有时候是展示和炫耀自己的与众不同,比如发型服饰夸张的杀马特少年;有时候则是一种自娱自乐,比如Cosplay。表现形态虽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对身份认同的渴求。不管怎样,作为青年人的自我宣示,亚文化圈子成员往往以“非主流”自居甚至自豪。需要注意的是,“非主流”绝不是“反主流”,有时候还会自觉不自觉地和主流保持一致,比如“帝吧出征”事件就展示了青年群体的爱国热情。那么,中国的亚文化景观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圈层化、封闭化的区隔与竞争——中国的亚文化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圈层化、封闭化现象。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年轻人聚到一起“圈地自萌”,各有各的规则和玩法,各有各的文化和语言。比如洛丽塔圈的人称自己为“Lo娘”,称圈外的人为“地球人”,圈内还有自发维护圈子规则的“Lo警”,而“穿山”(穿山寨版的洛丽塔服饰)则是圈内底线。这些规则不仅把自己和主流文化区别开来,也在加强其内部纯净性的同时,把不同圈子区隔开来。为了彰显集体优越感,圈子间往往存在相互竞争甚至鄙视、攻击的情况。比如,同样是服饰圈,圈子之间却形成了层级化的“鄙视链”:洛丽塔汉服JKCosplay软妹。全球化、本土化的拼贴与创造——互联网为青年聚集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而全球化的文化流通则为亚文化提供了货源充足的“风格超市”。许多外域亚文化来到中国后,经历了中国青年的选择、拼贴与再创造的本土化过程,正是这种深度参与性赋予了亚文化更多的吸引力。比如,近几年流行的鬼畜文化,以重复、夸张的视频剪辑与拼贴风格为主要特征。从日本传入中国后,视频节奏有所放缓,更重视内容的娱乐性,善于结合知名人物和社会热点进行反讽,天马行空,“万物皆可鬼畜”,拼贴风格更为多元化,极大地展示了中国青年的创造热情和才华。再比如杀马特,音译自英文单词Smart(时尚的、聪明的),深受英国上世纪70年代朋克文化、摇滚文化的影响,传入日本后与视觉系风格结合。21世纪初从日本传入我国,在三四线城镇青年中大火起来,他们放弃了摇滚,而更专注于容易模仿的发型、服饰等夸张的视觉风格。尽管被真正的视觉系粉丝耻笑为“东施效颦”“脑残”,但仍然找到了其生长的土壤,满足了小镇青年对时尚、另类的理解与追求。 3多包容,守底线当前,我国亚文化的消费和娱乐色彩较为明显。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目的上都以娱乐、搞笑为主。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审视与有选择地接纳,在一定程度上规约了亚文化的发展。比如,以狂热行径闻名的球迷文化——Ultras亚文化,因为违反社会治安规则,在中国就很难发展起来。再比如,近两年游戏圈中出现的以花样骂人为乐的“祖安文化”,已因受到公众批评和制约而偃旗息鼓。可以说,青年亚文化是人们成熟之前的一种自我探索和文化表达。年轻人不满成人世界的庸常,探索独特的自我和玩法,这是他们初次登上社会舞台的集体亮相,主流文化应该多包容一些。当然,对青年亚文化的适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