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乡村振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哪个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付启楠

一、安康市简介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二)人口分布及构成

安康市是少数民族杂居区。全市有23个民族。截止年底,全市年末常住人口为.20万人,出生率为9.96‰,自增率为2.72‰。总人口以汉族为主,汉族占总人口的99%,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22个,人口约2.84万余人(年),占全市总人口约0.9%,居陕西省第二位。在22个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约2.75万人,满族余人,蒙古族余人,其他少数民族一般在百余人左右,有的人数很少,甚至仅有几人。少数民族在全市10个县区均有分布。其中汉滨区约1.4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60%,宁陕、紫阳、旬阳少数民族较多,均占10%左右。有少数民族聚居乡1个(占居民人口总数30%以上),即宁陕县江口回族乡。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年11月1日零时,安康市常住人口为人。

二、安康市乡村振兴现状

(一)地区优势:天然富硒资源

安康市由于独特的地质地理环境,形成了以紫阳县为中心覆盖全市范围的天然富硒带。境内大巴山东段成土母岩的含硒量为汉中地区的1.69倍、商洛地区的2.63倍,特别是大巴山东段某些复杂岩层,含硒量达2.5~6.9mg/kg,富硒地层厚度达40—50m,跨度达~km,是目前资料显示我国面积最大、富硒地层最厚、最适宜开发利用的天然富硒区。

(二)特色产业:五大富硒产业

1.生猪产业。

在生猪产业上,大力发展“猪沼园”循环养殖,在全市实施“1+10+50+”现代生猪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年安康市生猪存栏.86万头、出栏.01万头,同比增长6.5%、1.5%,肉类总产量增长2.9%,牛羊禽产业稳定提升,畜牧业增加值省考指标超额完成,新建(改扩建)养殖场90个。

生猪产业已成为安康市农村经济立市产业。陕西省畜牧业布局是“陕北羊,关中奶,陕南猪",省委、省政府提出,到年陕南发展生态猪0万头。年,全市生猪存栏数、出栏数分别达到,65万头和万头;生产猪肉23.11万吨,占全市肉类总产量的82.21%;实现畜牧业产值45.37亿元,其中养猪业占80%以上。

规模养猪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6年以前,全市均为农户散养猪,还没有规模养猪场,到年年底,全市已有千头猪场个,万头猪场69个,其中采用现代养猪装备技术的猪场11个,有年出栏肥猪50头以上的农户L65万户,全市养猪规模化率达到75%。

生猪产业体系基本成形。全市生猪产业种养加销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已有全国核心育种猪场1个,原种猪场1个,种公猪站6个,生猪人工授精站个,输精点个;全市有配合饲料生产企业2家,年生产能力60万吨;有肉类加工企业18家,年加工能力万头;有机肥加工厂9个,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

镇坪县美味佳公司生产的“乡肴”牌腊肉系列产品,镇坪县津元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化龙山”牌腊肉系列产品和石泉县鬼谷子食品厂生产的“鬼谷子”牌腊肉产品均已成为陕西省著名品牌,“乡肴”牌已是中国著名商标全市发展“阳晨生猪产业联盟”加盟养猪企业户,人盟猪场生产规模达到万头以上,在安康、西安等地建设“康硒谷”牌富硒猪肉直销店18个。

养猪生产水平迅速提高。全市生猪出栏率、生猪成活率明显提高1L62%,料重比明显下降,由安康市畜牧兽医中心完成的“安康市标准化规模养猪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年获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同时获安康市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

自然生态条件适宜于发展生态富硒生猪产业。全市十县区国土总面积平方千米普遍含硒,属于全国最大的天然土壤富硒区全市。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有林业用地、7万亩,天然草资源8,31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93L45万亩,有退耕地万亩,耕地万亩每年生产玉米30万吨,麸皮3万吨,米糠2.2万吨,菜籽饼(粕)5·58万吨,芝麻饼(粕)0.66万吨,发展生态富硒养猪自然生态条件得天独厚。

目前,全市已有生态富硒小范猪场60余家,主要生产生态富硒土猪、土杂猪、杂交野猪、长大二元杂交猪、杜长大它元杂交猪,生态富硒土猪肉售价是普通猪肉的2倍以上,产品除在本市销售外,还销往西安、成都、重庆、十堰、北京、上海等国内大中城市,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研究制订了富硒猪肉生产陕西省地方标准。年,安康市畜牧兽医中心研究制订了富硒牧草生产、富硒青贮饲料生产、富硒配合饲料生产、富硒腊肉生产、富硒配合饲料、富硒猪肉、富硒腊肉7项陕西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与中国农科院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年,安康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签订了开发安康富硒资源合作协议书,并制定了发展规划,以中国农科院为技术依托联合成立了九个课题组。中国(安康)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在年底,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富硒猪肉(富硒饲料)课题组年生产富硒饲料2,66万吨,生产天然富硒肥猪7万余头,天然富硒冷鲜肉0,3万余吨,富硒腊肉吨,富硒腊肉干吨。

2.茶叶产业

2.1产业概况

云南农业大学和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对安康富硒茶叶内含物营养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安康富硒绿茶中茶多酚平均含量仅为14%,相比其他绿茶低8%~23%,可有效避免对胃的过度伤害;安康富硒红茶中.氨基丁酸含量达到~mg/lOOg,最高可达1.02g/lOOg,是日本同类保健茶的7倍,有助于健脑安神、改善睡眠(未发表数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曾建明以紫阳高山富硒茶鲜叶为原料,经独特工艺研制开发的紫阳富硒茶新产品“硒香茶”已经上市,可有效利用夏秋茶资源,产茶期由原来的两个月拉长至六个月,茶产量、产品效益实现成倍增长。

“安康富硒茶”连续两年稳居全国区域公用品牌20强,品牌价值达35.16亿元,较上年净增5.22亿元,同比增长17.43%,品牌收益位居全国第19位,陕西第一,与武夷山大红袍和赤壁青砖茶一同获评“最具品牌经营力”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同时,入选农业农村部《年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录》,被中国绿色农业联盟评为“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茶叶地标品牌”。此外,“闽秦”红茶、“汉江绿毫”绿茶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安康富硒茶”及汉阴嘉木田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5个企业、5个茶叶产品入选《年度陕西省农业品牌目录》。“安康富硒茶”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完成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协定第二批清单推荐申报工作,授权使用企业79家;平利女娲茶、白河木瓜等14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完成“安康富硒茶”“安康魔芋”“安康花鲢”“安康钱鱼”等农产品地理标志目录外审定和品质鉴评工作。全市绿色食品认证总数累计达33个、有机农产品认证累计达65个。

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综合产值突破亿元。按照“品种优良化、建设标准化、发展园区化、设施配套化”的思路,全年新建茶园2.3万亩,低改茶园8.1万亩,全市茶园总面积达.6万亩,茶叶产量达4.72万吨,同比增长8.5%,综合产值突破亿元。全市已建成市级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园10个、县级12个,实现了产茶县区良种繁育体系全覆盖;新认定茶产业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平利、紫阳、汉滨、白河4个茶叶主产县已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利、紫阳2县区纳入陕茶优势产业集群,“安康富硒茶”获批陕西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2代表产品——平利女娲茶

平利县是陕西产茶大县之一,其产茶历史悠久。平利茶的主产区在云雾缭绕的女娲山,优质的自然环境和美丽的女娲传说赋予了平利茶深厚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平利茶产业已经成为当地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平利女娲茶,获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女平利女娲茶外形匀齐,色泽翠绿,汤色清亮、香气高远,滋味醇厚,色、香、味、形俱佳的陕西好茶。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肥沃、雨水充沛、光照充足等自然条件,造就了品质上乘的平利女娲茶。女娲茶富含硒、锌元素,特别是含硒量居全国茶叶种类前列,日常饮用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

3.魔芋产业。

3.1产业概况

魔芋产业收益率高、产业链长,既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产业,也是健康无污染的绿色产业,更是市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魔芋产业,对于加快山林经济发展、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围绕建设秦巴片区魔芋良种繁育中心、全国魔芋加工中心、全国魔芋产品研发中心、全国魔芋集散电商中心,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市场推介、加快科技提升,努力打造全国生态富硒魔芋之乡和安康魔芋全国知名品牌,建成“全国魔芋第一市”。到年,全市魔芋面积达到万亩、产量达万吨,实现综合产值亿元。

年,全市魔芋种植面积达55万亩、产量62万吨,均居全省第一。

魔芋是我国西南山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多年来由于软腐病高发,严重阻碍着魔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安康市农科院魔芋育种团队从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入手,克服了花期不遇、花粉保藏及组培快繁等重大技术难题,成功育出了抗病性强、繁育系数高、品质优良的魔芋新品种“安魔”,有效解决了魔芋病害高发和种芋严重不足的问题。经多年多点测试,该品种适合在陕南山区米以上海拔区域种植,平均亩产量为.18千克,比安康花魔芋增产44.1%,对软腐病和白绢病有较强抗性。“安魔”的成功选育,填补了国内魔芋品种的空白,尤其对解决软腐病和种芋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魔芋科技的一项重大突破。

3.2代表产品——岚皋魔芋

岚皋魔芋是重要的药食同源作物,主要成份是葡甘露聚糖,食用后不会在胃里消化而在肠道消化,能提高消除肠壁上沉积废物作用,降低人体对单糖的吸收,抑制肝脏和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从而具有调节胃肠道、排毒、通便、减肥、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曾被联合国食品组织认定为“宝贵的天然保健食品”,有“胃肠道的清道夫”等美誉。

岚皋地处秦巴腹地,境内富硒资源独特,全县三分之二的土壤富含硒元素,被誉为“中国硒谷”。全县有20余万亩土地和林地最适宜魔芋生长,生产魔芋富含硒等矿物质元素。

4.核桃产业

年,全市各级林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的决策部署,围绕“育良种、建基地、抓龙头、创品牌”四大关键举措,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以核桃园区建设为抓手,在不断推动规模扩张的同时,组织实施提质增效和品牌提升工程,着力打造“安康富硒核桃”区域公用品牌,加速推动核桃产业转型升级,核桃产业发展特色突出、亮点纷呈。

核桃基地规模突破万亩。全市累计发展20万亩以上核桃重点县区6个、万亩重点镇55个、千亩示范村个、百亩大户个,核桃种植总面积达到.33万亩,规模面积位居全省第二,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

成功举办第二届核桃采摘节。年8月26日,市林业局与白河县政府共同主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第二届安康富硒核桃采摘开园”活动。活动期间还开展了项目恳谈和招商推介、安康富硒核桃暨林产品展示展销和网络红人带货活动;市、县领导为获得“安康核桃产业创新成果奖”和“核桃树王”的所有权人进行颁奖和授牌;组织了核桃采摘比赛、核桃剥壳比赛等。

安康核桃宣传推介富有成效。年8月中旬,安康市组织40余家林业企业参加了第三届“中国·上海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重点宣传推介安康富硒核桃等特色林产品。同时,市林业局还先后组织百余家企业参加了“北京国际富硒农产品暨功能食品博览会”等活动,在安康中心城区金州广场举办“安康富硒林产品消费扶贫专场推介会”,着力宣传推介安康核桃等富硒林产品。

核桃科技支撑能力再上新台阶。制定了《安康市核桃产业科技创新五年行动计划》,省、市共建核桃专家工作站1个,建成市级核桃工程技术中心1个。组织实施主导产业重大科研攻关项目1个、中国富硒研究院开放项目2个、安康“米核桃”良种选育和核桃省工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各1个。

市县联动掀起核桃建园冬管热潮。全市各级林业部门组织开展核桃基地规范化管理,实施修枝、施肥77.22万亩,完成低产核桃林良种改造10.46万亩。市、县成立技术服务队,深入核桃产业重点镇办巡回开展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举办各类核桃实用技术大培训活动0余场次、培训林农10万人次,落实33个市直部门包抓帮扶核桃产业园区,一对一帮助园区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

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有序推进。以核桃园区提升改造为抓手,组织开展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全年新建核桃园区33个,总数达个,创建市级核桃航母园区5个、市级核桃园区4个、市级核桃标准化示范园10个。

本地核桃良种示范园建设成绩斐然。大力培育本地乡土核桃良种,全年共培育安康串核桃、紫仁核桃、米核桃等本土良种育苗企业12家、本地良种育苗示范园11个、本地良种母树基地5处、“安康紫仁核桃”良种繁育和示范推广基地3处,育苗面积达1余亩,年岀圃销售核桃苗木万余株,表彰命名市级核桃良种繁育示范园11个。

安康核桃品牌创建取得新进展。“安康核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并通过实质初审;“安康核桃”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获受理公示并完成材料申报;“安康核桃”名特优新产品申报材料已通过省级评审验收,待报农业农村部审核;稳步推进《安康核桃大事记》编纂,完成安康核桃古树名木普查。

核桃开启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市的核桃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基本形成,全市培育核桃种植和初加工企业47个、精深加工企业5个、合作社个,生产开发鲜果、坚果、核桃仁、核桃油等系列产品30余个,成功注册“秦智、三院印象、龙腾、俏安康、轩诚、福美、瀛天、回乡臻品”等一批核桃产品品牌。

5.生态渔业。

安康市水产品全年产量变化趋势表

安康市水产品产量中养殖鱼占比自9年开始逐年上升,到年这一比例达到了96.18%。从上表可知,近年来安康市水产品年产量增长率变化不大,可能与水源地保护关系密切。

“十三五”以来,安康市渔业部门共争取中省渔业发展项目资金近0万元,先后实施了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养殖池塘标准化规模化改造、苗种繁育能力提升、园区创建、种质资源保护、渔业品牌建设等项目。特别是在年,安康市共争取中省渔业绿色发展项目资金万元,新建市县渔业园区16个、市县良种繁育示范园20个,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亩、大水面生态增养殖面积亩,水产品产量达到4.2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20亿元,有力促进了生态渔业快速发展。

年以来,在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捕”情况下,安康市不断挖掘资源优势,强化基础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广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养殖模式,深挖池塘精养潜力,全面打造生态渔业“蓝月亮”。全市共发展水产养殖企业和合作社家,建成各级渔业产业园区89个,成功创建14家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年,全市水产品产量4.16万吨,位居全省第三。

计划到年建成生态渔业面积15万亩,水产品深加工达0吨,实现渔业综合产值30亿元以上,打造“安康汉水鱼”区域公用知名品牌。

(二)生态文明建设

1.绿色农业

近年来,安康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以转方式调结构、保生态促发展为主线,走绿色生态循环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积极把农业环境保护与现代农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推进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稳中向好,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绿色发展模式引路子

安康用特殊的区位环境倒逼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用生产方式绿色化提升农业质量效益,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形成了“发展主体小循环、农业园区中循环、立体布局大循环”的生态系统,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组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农牧结合、粮经轮作、间作套种、林下生产、稻鸭共育等新型生产方式,着力构建功能互补、能量循环、高效生态的种养模式,“畜-沼-茶”、“畜-沼-菜”、“畜-沼-果”、“林-芋-蜂”等循环种养模式已经普及,实现发展主体小循环。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优先发展富硒产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支持园区业主在种养业空间和及产业内部实行生态化布局,通过农牧对接、沼液利用、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等节点建设,构建种养平衡、产业融合、物质循环格局,实现农业园区中循环。因地制宜,立体布局,在月河川道、浅丘地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优质粮油;在中高山地区,围绕山林经济,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林果业和休闲农业,逐步形成“高山特色木本油料、中山林下种养间套、浅山茶果桑畜环绕、河谷平坝设施农业遍布川道、生态旅游链接城乡”的全域大循环格局,全市基本而形成“人养山、山养人”“人养水、水养人”的良性循环之路。

绿色特色产业促增收

安康立足生态富硒资源优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产业振兴”为抓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产业支撑、园区承载、龙头引领、品牌提效、改革驱动”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突出发展茶叶、魔芋、生猪、渔业和蚕桑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大力推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优质生产要素向五大特色产业聚集,全力打造“源头减量控害、过程清洁生产、终端循环利用”的绿色产业发展方式。全市生猪饲养量常年稳定在万头左右,存出栏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育种技术和种猪品质全国领先;茶叶面积、产量分别达.59万亩、4.35万吨,均居全省第二位;魔芋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面积、产量和加工能力均占全国1/4、被誉为中国魔芋产业第一市;生态渔业总产量4.16万吨,全省第三;年养蚕发种量达到12万张,产茧量5吨,产业规模占全省的85%以上。

农业经营主体释活力

该市紧紧抓住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以园区建设为切入,以要素高度集聚、功能有机融合、循环清洁生产、三类产业联动为重点,突出一业为主、种养结合、高效循环发展,全面实施“百园航母、千园提升、村村覆盖”工程,大力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全市累计建成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个,其中省级36个,市级个;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64家、市级家,培育市级以上产业化联合体66个,市级以上示范专业合作社个、示范家庭农场个,培育高素质农民人。

生态富硒产品提效益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生态、富硒”特色,打造“中国硒谷、生态安康”的地域品牌,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并举”,积极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指导农产品生产者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不断完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等农业标准体系,并从土壤环境、物资投入和产品产出三个关键环节入手,严格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监管,积极推行农产品“三品认证”,全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效益。全市地理标志农产品18个,绿色食品51个,有机农产品67个,名特优新农产品17个,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全覆盖。“安康富硒茶”成为陕茶品牌唯一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其品牌影响力与武夷山大红袍齐名,并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茶叶地标品牌”。“安康汉水鱼”成为陕西唯一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绿色发展环境创红利

坚持生态绿色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着力推进种植业绿色发展、养殖业污染治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4%,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18%,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6%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3%。被中国绿色农业联盟、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报告编委会授予“全国绿色农业十佳发展范例”称号。被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评为“中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典范地区”。镇坪、平利县被授予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08亿元,增长3.4%;实现农业增加值.88亿元,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元,增长7.8%。

2.水环境治理

安康市位于汉江中游,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汉江自西向东横贯安康全境,蜿蜒如玉带,串起所辖的石泉、汉滨、旬阳等6个县(市、区)。

为了守护好汉江,积极推行河湖长制,通过多方协同发力,使汉江出陕断面水质多年稳定保持在国家Ⅱ类地表水标准,水质达标合格率稳定保持在%。持续向好的水生态、水环境绘出安康“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5月1日,眼下正是枯水期,河面水位下降,铺满了鹅卵石的河床裸露出来,一些从上游冲下来的垃圾四处散落,像是贴在河床上的一块块“牛皮癣”。朱先萍和队员们一手拎着编织袋,一手拿着钳子,一遍遍重复着弯腰、夹垃圾的动作,以自己的行动还河道清洁。这样的护河行动,朱先萍和队员们已经坚持了5年。

为了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在民间护河行动中,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力量鼎力支持,当好志愿者们的坚强后盾。双河镇党委、政府通过企业捐资、爱心捐赠、政府出资等方式为境内所有义务护河队队员购买了马甲、帽子、手套,配备了小推车、钳子、铁铲等工具,每年还为队员们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为义务护河队发挥作用提供服务和保障。

吕河镇河流众多。从年推行河长制以来,吕河镇河长办整合各方力量,特别是组织民间志愿者加入护河队伍,定期对河道开展整治活动,使河道变得景美、水清、岸绿。

旬阳市结合境内河流多、流域面积广的实际,通过健全完善“河长湖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的行政与刑事司法协作机制,形成整治合力,同时充分发挥好护河员、义务监督员、志愿者“三支队伍”的作用,努力实现全民治水、全民护水的治理体系。

随着河湖长制的推进,安康河湖保护已经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推进的格局。目前,有近0名护河员、近个公益组织的近万名志愿者全力守好河湖生态安全防线,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三、存在的问题

安康市富硒产业近年来虽然发展迅速,但同国内其他天然富硒地区一样,存在产业发展瓶颈。

一是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由于天然富硒土壤呈点状不连续分布,加之作物聚硒能力差异较大,若不辅助外源硒技术又采取规模化加工较难实现天然富硒产品标准化。

二是产品附加值不高。富硒食品主要是以天然富硒农产品为主,产品粗加工、同质化严重,加之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富硒产品品牌效应还未显现,致使产品附加值不高,还没有真正实现“硒有所值”。

三是富硒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富硒企业“量”级不断增大,但普遍规模小、研发能力弱,高新技术企业少,致使发展方式粗放,低水平重复建设突出,集群效应不强。

四是富硒产业链条短。富硒产业整体还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的传统食品产业阶段,面向中高端消费市场的富硒高端产品基本没有,硒与健康、养老、旅游等产业结合还远远不够。

五是基础研究滞后。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陆续有学者对富硒茶等展开研究,但由于基层人才、设备等缺乏,相关研究成果还远远不能跟进产业发展需求。

四、应对措施

科学构建富硒产业体系。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硒+X”战略,围绕富硒茶、魔芋、生猪、核桃、蔬菜、生态鱼、包装饮用水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着力构建富硒产业体系,推动富硒产业集群化发展。

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充分发挥中国(安康)富硒产业研究院、安康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及相关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和科创平台作用,加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在硒资源勘查与创新利用、富硒食品成分分析和新产品开发、补硒稳硒控硒技术研究、富硒产业标准体系、富硒产业数字化智慧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协作创新。

破解关键技术难题。针对富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土壤硒含量分布不均、农产品硒含量不稳、农产品加工中硒流失、产品硒含量快速检测技术缺乏、硒与重金属的伴生性等一系列共性、关键性技术难题,通过技术合作、项目竞标、委托研发等形式,攻克技术难关。

加大富硒产品开发力度。以富硒水、富硒茶叶、富硒魔芋、富硒猪肉为主打,不断向富硒中药材、富硒蔬菜、富硒鱼等领域拓展,着力开展特色保健食品开发,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好的富硒产品。

加快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加大微胶囊技术、高效浓缩发酵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线无菌热包装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富硒产品开发和加工工艺中的引进应用力度,促进富硒产业结构和技术实现质的飞跃。支持陕西省富硒产品创新中心建设,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快对高聚硒植物(野油菜、紫阳茜草等)、富硒作物秸秆、富硒酵母等在硒蛋白提取、硒营养补充剂研制、富硒饲料和肥料开发、硒超微粉利用等成熟技术的试验示范应用,探寻安全便捷的补硒途径。

参考文献

[1]安康市-百度百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6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