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东方财富证券)
1.IT运维模式快速迭代,APM领域蓬勃发展
1.1.ITOM行业:由传统运维向AIOps过渡
1.1.1.ITOM定义
IT运维管理(ITOM:ITOperationsMonitoring)是指采用专业的信息技术和方法,对软硬件环境、网络、应用系统及运维服务流程等进行综合管理,其目的是保障系统与网络的可用性、安全性和业务的持续性。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日渐庞杂的数字化业务使得企业对IT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有效的实施IT运维管理能够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可为企业高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助力。现代的ITOM软件是由一系列套件组成的复杂软件生态体系。Gartner将ITOM工具分为三大领域,分别是监控类、管理类以及自动化类(又称为IT运维的“监”、“管”、“控”)。其中,监控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已超过40%,而监控类产品中,应用性能管理(APM:ApplicationPerformanceMonitoring)产品又较为重要,Gartner自年起已将APM作为独立的细分行业进行市场分析和调研。
1.1.2.ITOM行业发展历程
运维技术的迭代经历了人工运维、自动化运维(DevOps)和智能运维(AIOps)三个阶段。早期的IT运维工作大部分是由运维人员手工完成,这种运维模式不仅低效,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利用工具来实现大规模和批量化的自动化IT运维,能极大地减少了人力成本,降低了操作风险,提高了运维效率。但是自动化运维的本质依然是人与自动化工具相结合的运维模式,受限于人类自身的生理极限以及认识的局限,无法持续地面向大规模、高复杂性的系统提供高质量的运维服务。
智能运维是将人工智能科技融入运维系统,最早由Gartner提出,以大数据和机器学习为基础,从多种数据源中采集海量数据(包括日志、业务数据、系统数据等)进行实时或离线分析,通过主动性、人性化和动态可视化,增强传统运维的能力。智能运维能快速分析处理海量数据,并得出有效的运维决策,执行自动化脚本以实现对系统的整体运维,能有效运维大规模系统,解决传统技术系统运维模式的面临的难题。当前主流运维技术已从自动化运维向智能运维发展。
1.2.APM行业:SaaS催生云平台提供监控新模式
1.2.1.APM定义
作为ITOM的重要分支,APM软件主要通过监测、诊断和分析复杂软件及应用程序的性能问题来保障其良好稳定运行,产品可供IT运维人员、开发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和前端业务人员等不同角色使用。一款优异的APM产品应可以对企业所有应用(网页、APP、服务器等)进行实时、全栈式(IT系统架构的体验层、业务层、服务层、进程层、系统层等)、全生命周期(开发、测试和运营)的监控和管理,可以追踪、分析每一位用户每一次访问时的系统运行情况。新一代AI加持下的APM产品还可在系统发生性能问题时自动定位问题代码,帮助运维人员快速排障。
1.2.2.APM行业发展历程
IT运维市场向智能运维发展。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使得IT系统高度碎片化,云计算技术使得IT系统高度动态化,数字化转型激发全球信息量暴增。随着5G和物联网的普及,SaaS催生通过云平台提供应用监测管理服务的新模式,全球IT运维市场向智能运维过渡。
自年起,北美市场相继诞生了NewRelic、AppDynamics、Dynatrace等专注于APM产品与服务的专业厂商,中国紧随其后,也先后涌现了博睿数据、飞思达科技、基调网络、蓝海讯通、云智慧等行业先行者。但由于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进程较短,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起步稍晚,中国应用性能自年起,北美市场相继诞生了NewRelic、AppDynamics、Dynatrace等专注于APM产品与服务的专业厂商,中国紧随其后,也先后涌现了博睿数据、飞思达科技、基调网络、蓝海讯通、云智慧等行业先行者。但由于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进程较短,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起步稍晚,中国应用性能
2.APM行业规模及驱动因素
2.1.APM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全球APM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博睿数据招股书显示,-年全球APM市场由17.2亿美元增长至38.1亿美元,CAGR约为10.5%。根据年7月Gartner预测,全球APM市场年的市场规模约为84亿美元,-年CAGR为8.6%。
根据Gartner发布的《Gartner应用性能监控与可观测魔力象限》,其横坐标从市场理解、产品战略、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等维度评价企业的前瞻性,纵坐标从产品服务、市场响应/记录、客户体验等维度评价企业的执行能力。APM市场的领导者(Leaders)包括Dynatrace、Datadog、NewRelic、Splunk、H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