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基金消息,ETF投资30问:是一档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教育基地、中国基金报、雪球联合推出的关于ETF投资的系列投资者教育短视频栏目。栏目旨在有效帮助投资者解决不了解、不会选、拿不住的投资痛点,建立起对于ETF投资的基础认知。今天雪球基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三问”,带各位投资者熟悉一些大家在ETF投资过程中较为关心的问题。
认识指数基金
近年来,指数基金因简单高效、成本低廉等优势愈加受到投资者欢迎,ETF作为指数基金的一种,也是一类跟踪特定指数的基金。
在《一起滚雪球——ETF投资30问》栏目中,我们邀请到汇添富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负责人吴振翔带大家初步了解指数和指数型产品是如何设计产生的。
指数和指数型产品如何设计的?
吴振翔:指数本身其实涉及的范围很广,它包含了我们常说的股票指数、债券指数,甚至像天气指数,以及反映其他经济指标的一些指数。股票指数大家看起来也很多,我们打开行情软件一看,满屏的都是各种各样的指数,各自有各自的编制规则。
但是对于一个指数的编制来说,大致上分为4个步骤。
第一步是确定样本池、第二步是确定选择成分股的规则、第三步是确定成分股赋予权重的规则、第四步就是有一个定期调整的规则。
以最常见的中证指数为例,第一步选择股票池的范围其实就是全部的A股,然后去掉一些流动性比较差的个股,形成它的样本池。第二步确定它的成分股是由哪只股票组成,在几千只的A股里边,我们按照自由流通市值,从上往下去挑选个出来,成分股就确定下来了。
第三步我们要确定每个个股配多少,就是按照每个个股的流通市值,去给它赋予不同的权重,流通市值大的股票,就给它配的权重多一点,流通市值小的股票,给它配的权重小一点。第四步就是重新审视的过程,对于中证来说,每半年要做一次的调整,使得指数能够持续地运行下去。中证是一个宽基指数,属于比较简单的指数。我们其实在实际中也有很多其他的指数,它的编制规则、加权方式都会有相应的差别。
指数编制出来之后,市场上有很多跟踪各种各样指数的指数产品,这些产品本身就是给投资者提供了可以交易、投资的工具,指数基金相比于投资者自己去买个股,有什么样的好处呢?一个投资者去买个股,他需要对个股的方方面面都要有相应的了解,然后才可能有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效果,风险因素其实是很难把控的。相比来说,一些指数的产品编制出来之后,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些工具去达到一个把握市场平均收益的水平,或者是达到某一个板块投资收益的效果。所以这个其实是使得投资者工具多样化,并且在投资过程中,不必要去考虑个别公司所产生的非系统性的风险。
这里边其实分为两种投资行为,一种叫交易性投资,一种叫中长期投资。对于交易性投资来说,大家更加关心中短期的机会,我们可以看到指数基金,包括场内的ETF,也提供了足够细分的一些基金品种供大家去选择。个人投资者在交易这些品种的时候,其实如果不是特别成熟的这种投资者,可以选择一些宽基指数,来实现资产分配,也不需要花很多的精力,跟着市场的情绪去波动。
关于ETF
近年来,A股结构化行情加快了指数基金的发展进程,ETF作为指数基金的一种,也是一类跟踪特定指数的基金。作为大众认可的重要投资工具,ETF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后,当下市场正迎来大爆发。全市场ETF总规模超万亿,各类创新产品不断推出。对投资者来说,该如何认识ETF这类产品?ETF与ETF联接基金有何区别?
华安基金总经理助理、指数与量化投资部高级总监许之彦和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董事龚涛在《一起滚雪球——ETF投资30问》栏目中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
什么是ETF,与银行等渠道购买的基金有什么不同?
许之彦:ETF产品用一句话概括,它实际上是一个股票组合。我们知道基金持有股票,实际上ETF是个基金,它又是个股票组合。大家会买股票,比如说你输入股票代码,再输一个股数,这样就能买、就能卖。形式上,ETF其实跟股票非常像,所以按上交所的说法,我们称之为“指数股”。它实际上是跟股票的交易行为一样的,ETF基金属于是持有股票组合的一类基金。ETF与银行等渠道购买的基金,它大致有三点不同。
第一是账户不同。
ETF和股票交易一样,需要一个股票账户,这个股票账户来自于沪深交易所,沪深交易所累计约有超过1亿的股票账户,账户群体还是蛮大的。而通过银行等渠道购买的平常的基金,它实际上需要一个基金账户,是开放式的基金账户。
第二是能否看到实时价格。
ETF能看到实时的价格,实时价格是在变动的,对投资者来说,跟买一只普通的基金感受不一样,普通的基金可能每天到晚上才会有一个净值的更新。
第三是投资者选产品的逻辑不同。
你在银行等渠道购买的基金,大多数都是一些以主动为主的基金,当然也有一些被动基金。它们往往是主动基金经理通过自己的主观选择、行业判断、公司的投研,来获取信息的一个基金,绝大多数是股票的组合,这个跟ETF还是有些差异的。
ETF组合的清晰度比较高,比如电子50ETF,是电子板块的50个股票,譬如新能源ETF,是新能源的50个股票,所以它很清晰。而你在银行等渠道买的一个某类型的基金,判断它的核心点就在于基金管理人是否比较强,基金经理是否比较强。而买ETF,核心原因可能是我觉得这个板块不错,我觉得这个行业不错,或者大势不错。因为我们知道中国的股民往往自我意识还是蛮强的。
ETF跟ETF联接基金有何区别?
龚涛:像新能源等很多产品,都有相应的ETF产品以及对应的联接基金。ETF产品其实是在场内交易的,是打通一二级申赎跟交易比较高效的品种。
ETF跟一般的公募产品、指数类产品,最大的差别是仓位可以几乎接近%。联接基金其实是为了满足一些场外投资需要的客户。在一些银行或者其他的渠道端,有一些场外配置需要的客户可以通过联接基金,间接地参与到底层的ETF产品中,而联接基金会配置接近95%的仓位在ETF产品上。
联接基金其实类似于FOF(基金中的基金),本身投资的底层资产是以其他基金作为投资样本标的的。从仓位的角度,它比ETF的效率略低一些,但对于有场外配置需求的客户,可以利用联接基金做一些定投或者其他类型的交易策略。而从费用的角度,ETF的产品如果在二级市场上直接买卖,费率相对比较低廉,如果通过联接基金申购的话,以A类份额为例,确实有一定的费用,包括前端和后端。同时,我们也推出了C类份额,在满足一定持有期限的情况下,申赎会更优惠。其实从跟踪偏差的角度,两个产品跟踪偏差都不会很大,其中比较大的差异在于ETF受申赎的冲击是比较小的。因为ETF是实物申赎机制,申赎对于整个产品的冲击比较小。从ETF管理人的角度,我们并不需要拿着现金去市场上买卖,不需要做太多现金端的管理,客户本质上是以实物的股票篮子换取ETF的份额。联接基金还是会有一些申赎端的冲击而ETF产品更加适合有券商交易渠道的客户。
第二就是对交易属性要求更高,一般配备联接基金的客户可能更加偏向于长期持有。对于一些可能对场内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