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面试官与求职者之间的极限拉扯,这波操作,小米赢了!
作为团队吃瓜小组的组长,这瓜小千先吃为敬~
到这儿,咱继续往下看——
按照这个思路往下走,面试的终极目标已经从人才到方案的转化,谁看完不说一句“服!”。
其实不止是小米,行业里也陆续有类似操作的招聘操作出现——
先给求职者一剂安心,再给求职者一次自我沉浸,最后戳的就是上了心的求职者,玩的就是一个“反转”。
前段时间,我司学员在做上岸分享的时候,针对这个问题也专门给出了几点真诚的建议,各个点都点到了求职人的需求上,这里先给你们拿来码住!!!
面试中——
1.每次面试把面试官的问题记下来,查漏补缺;
2.对话节奏把控好,回答不好也不要怯场,说到自己掌握好的知识点多说点尽量把时间拉长,自信很重要;
3.多投简历,如果投完简历没有音讯,检查自己的简历做调整。
面试后——
1.先拿到邮件再说后话;
2.谈薪资的前提是你觉得你在面试的过程中回答的比较好,面试官的语气上比较喜欢你,要高点没事儿,不给咱们可以再谈对吧;
3.拿到offer已经决定要去上班了,上班一定要恶补一下常用工具的相关内容。
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做好自己该做的,长线钓鱼。
但……招聘套路千千万,你又能避开多少坑?
为此,小千特意从全网上扒了一些企业鸽人的经典套路,结下来一起来观摩一下那些你不知道的“招聘技巧”~
NO.1
恭喜你已经通过了,这边给你定薪,接受的话就可以往下走流程了,一周后……
NO.2
在走审批了,但因部门原因,编制减少……offer被取消了。
NO.3
加了V,定了薪,工资流水提供了,但是……老板觉得你成本太高。
NO.4
如果工资缓发……你能接受延迟多久?
NO.5
各方面都挺好,已经在审批了,但……专业出身有问题。
NO.6
要求不限专业,机考满分,但……专业差距太大。
NO.7
面试已经通过,但候选人较多……需要横向对比。
NO.8
审批流程进行中,近期审批较慢……岗位已下架?
以上都是小千从全网扒下来相对经典的“婉拒”话术,真应了那句——“招聘水,深似海”。
甚至不少网友表示,最大的打击不是面试没过,而是都过了,然后没消息了。
这种招聘套路下,真的很难让人不心寒!“焦虑”这个词也太应景了,不招就不招,打工人何必为难打工人!
但不容置疑,过去三年确实是招聘市场最艰难的时期,随着疫情的完全放开,甚至可能是未来几年内招聘市场“最好”的一年,但市场也有自己的运行规律。
当疫情散去,各行业复苏的时候,同样也意味着市场最难恢复期的到来,正如智联招聘给出的第一季度岗位投递比例中的前端现状,虽然呈现出“已死”的态势,但市场也在逐渐地往相对好的方向发展,只是过程相当缓慢。
大环境之下,各行业都处于发展低迷期,至于未来如何,还是要经过时间去验证。
“焦虑”这个词是市场发展下的必然产物。
最后给大家讲个行业笑话——
你们觉得呢?
6月编程排行榜出炉!Python不再是最受欢迎的编程语言了?腾讯PCG10级客户端开发,高绩效,月薪22k我,清华毕业,高考状元,外包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