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动效落地方法下篇从前端的角度来

上篇内容回顾看这里:《最全的动效落地方法(上篇):在界面设计中,好动效是什么样的?》接下来进入下篇、主题是:从Web前端的角度来讲,有哪些便捷的方法实现这些动效?在目前行业内,动效设计的整个体系还未成熟;从最终呈现效果来讲,动效可能会影响页面性能、加载速度等。所以提到动效、很多同学可能会产生抵触心理。遇到问题我们首先拆解困难、在我看来在动效落地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可以分成以下三种:对接困难:对接困难实际上就是沟通困难,这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因为界面动效是一种新出现的设计模式,在开发和设计之间,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对接标准。设计困难:界面的动效本质上是静态的界面在时间和交互维度上的延展,最常用的界面设计工具还不能进行时间轴的设计,而如AE这种传统的动态设计工具缺少可交互性,很难对界面的交互维度进行高精度设计。实现困难:界面增加了时间维度,研发不仅仅需要布局,同样要把控各个元素在时间流上的表现,个别情况下使用序列帧或者Gif的话,又需要严格控制资源大小,在各方面增加了开发的成本。针对以上几点,我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是一般能覆盖到工程环境中大多数情况。对接开发和设计师沟通困难。是因为没有通过精准的参数去描述动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创造一套有效的动效标注系统,这个系统必须做到以下两点:让设计师可以轻松地描述动效,让开发可以准确地还原动效。构建这套『标注』的方法分以下两个部分阐述:动效量化其实,界面动效背后涉及到的设计参数非常简单,只有三种。无论多复杂的动效也是这三种参数经过组合拼接出来的:(1)变化变化可以划分为四类(如动图所示),这四类变化基本涵盖了界面元素的全部运动方式,只要我们准确地描述元素在动效前后的变化量,就可以准确地完成「变化」这个参数的对接。举个例子,下面动图中被扔出来的绿色小恐龙就同时包含上述四种变化。它在AE中前后变化的参数如下: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记录的状态(这里只涉及到变化)就应该是这样:初始状态:位移:X轴0旋转:0度尺寸:1透明度:0.2结束状态:位移:X轴px旋转:+度尺寸:1.5透明度:1这样看就清晰多啦。作为一名友善的设计师、千万不要随便拿一个demo说『就按照这样做个差不多的效果就可以了』、那样的话估计大部分开发只会一脸懵逼。(2)时长第二个关键参数就是时长,这个顾名思义也就是动画播放的时间长度。无论变化是多是少,简单还是复杂,我们需要把每一段变化的时间确定,时间短干脆利落,时间长轻缓柔和。在标注的时候,不要忘记标注清楚动效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3)曲线曲线描述的是物体运动时候的速度变化,如果说变化和时长是动效的本体,那么曲线就是动效的灵魂。对于一个运动的物体,同样的变化,同样时间,赋予不同的速度曲线,会让它的动效产生丰富的变化。所以在动效设计中,曲线也是设计者最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