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ABC
大家在购买基金是肯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基金名称相同,但名称后却有A、B、C等不同后缀,而且基金的代码也不同。那这些基金是同一只基金吗?不同份额又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就来为大家讲一讲债券基金的A、B、C份额。
债券基金除了在合同中载明的基金分类(比如纯债、一级、二级债券基金)还会根据收费方式分为A、B、C等不同份额。所以本是上来说是ABC份额都是同一只基金。
A类份额通常是前端收费的。所谓前端收费是指当认购、申购基金时就需支付认/申购费的付费方式。
而B类份额则通常采取后端收费的方式。后端收费是指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先不需要支付申购费,等到赎回时才支付的付费方式,也就是说投资者在赎回基金时,除了必须支付赎回费以外,还必须支付的申购费。
C类份额通常没有申购费用,而是采取按日计提销售服务费的方式收取相关费用。
前端收费和后端收费的差别不仅在赎回的先后顺序上,更体现在费率收取的标准上。前端收费一般金额越大费率越低,而后端收费的费率一般会根据持有时长递减,同时持有满一定的时间后,通常就可以免去申购费。此举也是为了鼓励投资者长期持基,避免频繁申赎。
基金α和β
阿尔法(α)和贝塔(β),只是希腊字母中的两个字母。但在投资的过程中,阿尔法(α)和贝塔(β),代表的却是投资中的策略和收益,咋回事呢?
1、什么是阿尔法策略和贝塔策略?
阿尔法策略
传统的基本面分析策略,偏重选股,依靠精选行业和个股来超越大盘,这主要依赖于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
贝塔策略
被动跟踪指数的策略,偏重择时,依靠准确地把握市场大势,准确择时来获得超越大盘的收益。
2、经常听到的阿尔法收益和贝塔收益又是什么呢?
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说一说基金收益的“成员”。
基金收益,通常由基金策略和大盘上涨带来的收益以及残留收益三部分组成,其中,残留收益是随机变量,平均值为0,可忽略;
基金策略带来的收益,即投资收益中超出市场收益的部分,称为阿尔法收益;
大盘上涨带来的收益,即市场收益,是由市场平均收益率乘以一个贝塔系数组成,称为贝塔收益。
3、“阿尔法很贵,贝塔很便宜”
在把收益率分解成阿尔法和贝塔两部分以后,一个最重要的事实是,这两部分的价值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阿尔法很难得,贝塔很容易。只要通过调节投资组合中的现金和股票指数基金(或者股指期货)的比率,就可以很容易地改变贝塔系数,即投资组合中来自整个市场部分的收益。而阿尔法是如此难得,以致许多金融教授们根本不相信它的存在。
因此阿尔法会很贵,而贝塔很便宜。指数基金(IndexFund)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ExchangeTradedFund)是购买纯贝塔的工具。因为只有贝塔,所以它们一般只收取很低的基于资本总量的管理费(ManagementFee)。没有阿尔法,所以它们一定不会收取基于利润的分成费(IncentiveFee)。我们常见的公募基金,即共同基金(MutualFund),除了指数基金以外有许多是主动型的,基金经理试图获得更好的绩效,也就是除贝塔以外还想得到些阿尔法。但美国的学术研究发现,一般来说共同基金其实是没有阿尔法的,所以共同基金一般都只收取比较低的管理费。
想获得阿尔法靠的是真本领。贝塔只是随大势,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国内的许多基金都只有贝塔,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金融工具的选择,比如在融资融券出台之前不可以沽空。当大盘开始暴跌的时候,也就是“股神”神话破灭的时候。业内的朋友刘震有个比喻:阿尔法是肉,贝塔是面。指数基金全是贝塔,卖的是馒头;主动型公募基金卖的有肉有面,是包子;而对冲基金卖的就是纯肉。肉比包子贵,包子比馒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