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行业专题报告信息化,家居远期竞争的胜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1/5477291.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民生证券,徐皓亮)

1家居企业信息化推动降本增效,加速下行周期中的行业整合

家居渐进发展后半段,降本增效是企业整合关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国内家具类零售额为亿元,零售额同比增速从年同比增长27.0%下降至年同比下降-7.5%。年前4月,家具零售额亿,同比增长4.3%。地产数据方面,年新开工/销售/竣工面积分别为12.06/13.58/8.62亿平方米,同比变动-39.4%/-24.3%/-15.0%,年前4月新开工/销售/竣工面积同比变动-21.2%/-0.4%/+18.8%;年前销售面积保持逐年上涨趋势,年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竣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近几年呈现下降趋势,年下滑幅度较大。家居作为地产后周期行业,整体需求受地产数据不景气而承压,行业粗放阶段增长已经过去,家居企业开始降本增效来对抗行业需求承压。

服务链条长各节点协同差的难题,信息化是保障家居服务“多快好省”的关键。信息化的核心是利用数字技术提高客户体验、满足客户需求,并提升行业生产效率,缩短交货周期,为消费者提供价美物优产品。信息化不会增加需求,但对市占率提升有帮助。信息化体系主要分为:1)前端营销设计;2)后端生产制造全流程。1)前端门店信息化的软件可以提升客户的体验感,快速出准确方案和报价,并随时调整,促使成交率提升,包含第三方的通配型系统和各企业自己研发的专业型系统;2)后端生产制造:后端包括ERP系统、MES系统和物流系统等,即成交后订单传达到工厂,后端工厂信息化通过机器审单、拆单和排产,可以实现柔性化生产,提升板材利用率和一次安装成功率等指标。

2家居信息化建设打通前端后端,推动人效等指标提升

2.1信息化程度不足使得企业在发展阶段中遇到诸多痛点

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足,在后续发展中会遇到诸多痛点:1)人工依赖大,生产环节:如行业龙头欧派家居截至年底拥有员工人数近2.5万人,主要为生产人员,人均创收约92万元,柔性化生产将有效提升生产人效;设计环节:前端门店主要由设计师和销售构成,前期CAD还原时间较长,设计和沟通效率相对较低;2)利润空间小,由于工厂同质化严重,没有核心竞争力,板材利用率低。3)生产出错多,由于工序错乱,物料管理繁杂,售后由于生产问题而返工的现象比较多。4)订单周转慢,由于交付周期长,客户承担率低,工厂产能受限,仓储周转率低。解决信息化水平不足的关键问题是打通前后端,解决数据孤岛问题:主要体现在数据传递和共享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矛盾、转换错误、功能重叠、互相独立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无法在设计生产过程中有效及时地追踪与追溯,无法实时发现设计、生产、运输、销售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着企业规模发展,解决信息化不足的问题迫在眉睫。

2.2前端信息化:国产定制软件更适合国内企业数字化设计实际需求

我国家居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目前,为国内企业量身定制的国产软件更适合国内企业数字化设计实际需求: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家具数字化设计软件研发为主。自主开发了家具零部件及结构CAFD系统、家具结构设计FCAD系统、室内设计和家具造型设计CAD系统、刨花板家具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SFCAD系统和32mm系列板式家具设计DLFDH系统、家具造型设计FCAD系统等,数字化设计软件系统理论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缺少软件维护与技术升级措施,数字化设计的功能受限,推广和应用范围有限。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国外设计软件的引进及软件间的接口分析为主。引进Autodesk公司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通用平台,由于其易学、易用,且具有二次开发接口,得到家具企业的认可;同时,一些橱柜设计专业软件陆续被引入,如KCDCabinetDesigner、CabinetPro、CabinetVisionSolid等,由于软件格式不兼容或未汉化、价格贵、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渠道不畅等问题,此类数字化设计系统多数仅限于少数外资或OEM企业使用,但为我国家具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设计快速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第三阶段(21世纪):家居通用软件兴起,且多为海外软件。如、Imos3D、TopSolidWood、Microvellum等,此类设计软件的共同特点是能提供家具数字化设计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因而深受家具企业的喜爱,并逐渐成为一些定制家具企业必备的设计工具。随着大规模定制家具和数字化管理的快速发展,家具企业的数字化设计和制造转型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国内的SAP、Oracle、Epicor、WCC、、IMOS、Topsolid、鼎捷等通用软件逐渐成为制造行业常用的数字化设计和管控系统的主要代表。同时,国内家具企业和软件企业也开始结合定制家居的自身特点,开发家具企业专用软件,如东莞数夫、广州联思等。

第四阶段(21世纪10年代至今):国产家居专用型软件逐步成为主流。国内部分专业软件企业开始结合定制家具设计过程中的不同功能特点,开发家居数字化设计的拆单、渲染等功能软件,以三维家、酷家乐、圆方等为代表,逐渐在家具行业中取得了相对稳固的地位,形成了国产家具数字化设计功能软件多足鼎立的局面。与引入国际化成熟的软件及作业标准(标准化导入式)相比,国产软件由于是为企业量身定制,更加适合我国家具企业数字化设计的实际需求,迅速打开了我国家具产品数字化设计的市场。以酷家乐为例,年上线,经过近10年发展,在Q1,酷家乐已经拥有万月活用户。年3月至5月,用户使用酷家乐平均每天万次渲染;单21年5月酷家乐每天77亿次API调用,覆盖了中国90%以上户型,占据室内、装饰、建筑软件10.3%的市场份额。

通过参数化三维设计,实现数据共享,消除数据孤岛,利于售后安装可视化。任何环节对产品的要求和修改都可以映射到设计建模上。目前家居行业应用的三维设计软件,不仅具有参数化建模、基于特征建模、全尺寸约束、全数据相关、尺寸驱动设计修改等特点,而且可以对前端设计及后续工作提供支持,如生成物料清单(BillofMaterial,BOM)、工艺规划、CAM、三维工装夹具、装箱规划、安装动画、三维立体组装文件及说明书、宣传推介资料,提供售前与售后服务支持,甚至3D打印和AR/VR的实际应用。这些特点使贯穿于企业生产链的三维化产品设计模型,成为唯一的数据源头和关键,任何一个环节对产品的要求和修改都可以映射到设计建模上。由此可见,采用参数化三维设计,不仅有利于提升整体效率,实现数据共享,消除企业数据“孤岛”,而且有利于关联生产工装夹具、刀具处理异型加工等,使售后安装可视化,可以用3D实体虚拟装配形式展现零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

2.3后端信息化:多系统配合实现高效排单生产

主要通过ERP与MES系统协同完成高效排产。板式定制家具企业普遍采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和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MES),其中ERP在财务、采购及销售管理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管理效益,MES则面向执行层,主要负责生产管控和计划调度。在MES系统计划排产模块应用之前,通常由ERP承担计划排产的职责。MES应用后,计划排产与生产控制成为MES系统的核心功能。ERP:完成销售、设计、拆单、采购等业务的数字化管理,并为MES提供订单信息、物料信息、采购信息等基础数据,是计划排产的前提与基础。MES:将来自ERP的基础数据加以运算、处理与转换,处理工作包括高级排产、开料优化、包装规则、数据生成、数据转换、数据同步和数据下发等。

开料与分拣工序对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影响最大。从当前的定制家居企业来看,在实施智能制造过程中,几大核心工序如开料、封边、钻孔、包装等,数字化制造技术逐渐趋于成熟。但从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来看,影响最大的是开料和分拣工序。开料工序是定制家居智能加工的开端,在生产过程中,数字化开料技术已经基本形成,但多数采用的是按订单生产,即按订单开料,因此造成板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周期延长的局面。通过揉单生产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控制生产周期。多数定制家居企业采用将多个订单综合考虑并进行综合下料的方法,即将不同订单混合生产,这种综合多个订单统一开料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原材料利用率,还可有效地控制生产周期,该模式称之为“揉单生产”。

利用智能分拣系统,最大限度发挥揉单生产优势。分拣是指揉单开料后,经过封边和钻孔,再将各个原始订单进行复原归类,并进行包装出库,通过机器代替人工分拣,可提升分拣效率和降低分拣错误率。智能分拣系统主要由1)信息识别系统、2)过程控制系统、3)上下料输送设备、4)分拣仓储设备等构成。1)信息识别系统主要是由置于零件上的自动信息识别介质(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