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9年开始接触计算机编程,大学顺利考入计算机专业,大四还找了一家培训机构学习,到之后的进入公司做项目,这一路走来,有很多感慨,从最开始的迷茫,到现在淡定,一直以为自己初中就入门了,因为考了二级一门编程语言,就以为自己会编程了,后来回忆,那其实还不是真正的计算机思维。直到后来在大学里遇到编译原理这门课。作为程序员,你是从什么时候突然感觉自己入门了?小编的答案:大三那一年。
入门你难道还能感觉到?
有的人问了,入门就是入门,你难道还能感觉到不成。当时小编也是很无语,一直以为自己编程水平很高,按理说早就入门了啊。小编是初中开始学的计算机,一级Dos很轻松的过了,二级FoxBASE中间有点坎坷,但也过了,大学一进来就学的C,真正意思上的编程是学FoxBASE时写的代码,天呐,我代码都会写了,我已经会编程了,还不入门,开什么玩笑。后来才知道,那不叫编程,就是个代码块,仅此而已,有的时候你不得不为自己的见识短而埋单。现在感觉,入门应该是从思维上说的,并不是你能写点代码就入门了。比如之后遇到的那门课,编译原理。
大三那一年有门课,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这门课有什么用,似乎在之后的编程过程中,一点用也没有,那门课就是编译原理。这门课是一门告诉你要考什么,你可能也会做错的课程,真事,考前我们都知道要考什么了,题型都有了,公式也有,就是换换数,这也做不对,真的很奇怪,里面复杂的逻辑公式和推理,一个做错了,全错了,真的很锻炼逻辑思维。要知道,编程其实就是逻辑思维的集合。之前编程的时候,更确切地说是写代码块的时候,都是直接上手,在脑子里构出代码块的l整体架构来,编程语言很熟悉所以能直接开始写,从来不打草稿,那时候狂啊,年轻嘛,所以认为自己很牛,觉得这东西都是小事。
但是,编译原理的课程设计,是第一次把我给难住了,记得那天,打开我那台台式电脑,找开编辑器,editplus,看了下题目,嗯挺简单的,半小时差不多了,因为当时考二级的时候也是这种状态,信心满满,准备码字,然后我突然愣住了,无从下笔,真的是从从下笔,我就保持这个姿势坐了半天,一个人愣在那盯着屏幕看了半天,这期间同学还过来笑话我,盯着屏幕看了半天,有啥好看的。知道遇到棘手问题,不得不铺开纸,画流程图和框架,脑容量已经装不下这点东西了,那是第一次需要在纸上画总体规划,其它时候我编程,只需要直接写代码,因为脑子里直接有蓝图,都是很简单的。写完之后那一段时间,真的感觉自己入门,是思维上的入门,那种感觉很强烈,现在都记忆犹新,原来编程是这样的,准确来讲,编程思维是这样的。
接触了真正意义上的编程
之前学的foxbase也好,c语言也好,编程其实就是写下练习题,写写代码块,实现一个小功能,仅此而已。但到了大三,学校一直没教html,一直不明白那些网站是怎么做的,同学有自己学的,他安慰我说那个很简单,就是标签,全是标签,你两小时看完了,用的时候只写标签就行,他没骗我,真的只是标签,而且全是标签,现在忘了怎么用的话,直接百度一下连记都不愿记了。后来学了java那一套东西后,前端相关的的html,js,css一并学会了,才知道还会前后端,学校教的数据库只是个理论,mysql、oracle、sqlserver才是我们要用的,当时这三个比较流行,还没现在这么多数据库。大四毕业的时候我可以用J2EE标准来写一整套网站了,感觉自己编程方面也算入门了。
那时候小企业一般不设前端这一岗位,我们公司页面全都是java程序员来做,做的是B端业务,当时手机还是那种按键的,手机app是什么,表示从来没听过。页面美化包出去,因为雇一个美工不值得,那时候就叫美工,不叫UI,记得当时那个美工把页面也都给你做了,你拿到手的是一整套html页面,现在这个工作分开了,是UI和前端的活。那时候也没产品经理,这是系统分析员做的工作,程序员的最高级状态,所以需求下来到设计开发,几乎不会有什么争议,因为设计需求那个人懂编程。办公室一眼望去,全是java后端,全是前辈。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进入这个行业后,是什么时候才感觉自己入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