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捷科技厚积薄发,国产EDA企业如何凭E

集微网报道,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国内EDA企业的努力下,长期处于“卡脖子”困境的国产EDA局面有了新的形势变化。

作为芯片设计最上游、最高端的产业,EDA被誉为“芯片之母”,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如此重要的环节却也正是国内芯片产业链最为薄弱的环节。数据显示,EDA工具的国产替代率仅为5%,国产数字芯片EDA工具仅能覆盖全EDA流程的10%。

据了解,国内专注于EDA前端技术,尤其是逻辑层的公司更是少之又少。而国产EDA企业奇捷科技凭借其在形式验证和逻辑综合方面扎实的技术积累,顺势推出EasyECO工具,打破了国际壁垒,实现国产新突破。

技术深厚连拿三年ICCAD竞赛冠军

奇捷科技由香港中文大学(CUHK)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CSE)的教授和3位杰出博士共同创建。在创业之前,他们已在EDA方面,特别是在前端逻辑综合和逻辑功能修正方面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4位创始人于-年连续三年参加ICCAD竞赛,并都拿下冠军。据了解,始于年的ICCAD竞赛前身为台湾年开始的CAD比赛,由IEEECEDA,ACMSIGDA和工业界的公司共同赞助。自ICCAD竞赛举办以来,平均每年有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支队伍参赛,带动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紧密合作。

作为EDA领域的顶级赛事,ICCAD竞赛的含金量不容置疑。能够连续三年拿下冠军,也证明着这个创始团队深厚的技术实力。

近日,集微网有幸采访了奇捷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魏星,他提到,ICCAD竞赛最大的特点是产业界背景很强,所有题目均出自Cadence、Synopsys这样的国际大厂。题目非常注重实际应用,并且都是针对当前尚未解决的难点。

奇捷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魏星

而魏星团队从ICCAD竞赛的经历中所收获的远远不止奖项和荣誉。一方面,通过竞赛,他们得以了解当前业界最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