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IGITIMES策划联想集团副总裁田日辉如果说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是一次大的跨越,那么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又将迎来移动互联网向智能互联网的新跨越,由大数据技术驱动的智能制造亦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工博会特刊访联想集团副总裁、首席研究员、大数据事业部总经理田日辉,谈谈联想目前在工业物联网与大数据领域于中国市场的一些新进展以及未来规划。以下为访谈紀要:问:请您分享联想数据智能事业的进展、预期未来发展规划以及大数据应用的前瞻趋势?答:联想集团大数据业务开始于年。最开始做大数据,是使用大数据对设备的应用服务进行优化,成熟之后扩展到联想内部的业务运作,包括供应链的分析优化、质量的预测、精准营销等。这个在集团内部使用大数据优化业务流程的过程,使联想在数据分析、数据采集、数据智能分析应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历经7年战略投入,如今已实现对联想集团全球化管理、生产与运营体系的全方位支撑。这种数据文化也反过来影响着业务创新——不管是面向个人,还是面向企业,联想的产品和服务都必须是围绕数据智能而设计的。从建设模式上来讲,联想不同于其他大数据企业之处在于从一开始就在进行全球化的大数据平台部署。联想PC和移动设备遍布全球,掌握的数据来自不同国家,所以联想从一开始就构建了全球化的大数据中心,如今拥有的+台大数据服务器集群,分布在全球十大数据中心。年开始对外提供大数据平台产品、数据智能分析咨询服务等。截止目前,我们的数据智能产品和方案,已经服务了全国近百家客户。如果说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是一次大的跨越,那么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又将迎来移动互联网向智能互联网的新跨越。那么实现数据智能,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呢?核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整合多源异构的数据形成数据湖、业务模型与数学模型相结合形成算法库、面向业务价值和发展策略形成应用集。从工业行业的具体需求来讲,还要加上物联网与边缘计算技术。各类新技术的融合创新,对传统的工业软件和IT建设模式都提出了很大挑战。未来的企业既需要稳态技术支撑,也需要敏态技术支撑,建设企业数据智能核心平台,也可以称之为企业数字化中台,为前端基于微服务模式构建的、能够快速响应业务变化的业务应用提供能力服务。问:联想最早的大数据事业是基于业务需求的驱动,在这几年的发展中,联想大数据事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大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进行产品优化,并且要持续、全面优化,对联想来说,大数据智能化的核心价值在哪里?与阿里、腾讯等知名的互联网企业为立足点,联想的大数据又拥有哪些优势?答:联想大数据的有两个使命:对内,我们将联想建设成世界领先的数据智能驱动型企业,实现联想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对外,我们为全行业提供顶尖的数据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客户进行数字化赋能,实现和巩固客户的市场竞争力。无论对内和对外,都是业务需求驱动的,让新技术服务业务、赋能业务、创新业务,我们认为这是技术与商业的关系本质,是永远不变的。如果要说“变化”,是我们认识到不同细分行业的差异巨大,从重视单向的技术赋能,到重视业务与技术在更深程度上的融合创新。举个例子,与面向消费的智能应用不同,工业智能应用需要将工业机理与智能技术有机的结合,应用场景的选择必须直切行业痛点。因此,要求企业有较深的行业积累与业务理解。而这恰恰是联想大数据的优势所在。联想不仅对制造业有丰富的经验,同时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有深厚的技术储备。利用大数据技术,联想实现了全流程的产品优化和全球供应链再造,每年节省了数亿美金的库存和产品维护费用,显著提升了公司运作效率。这样的经验使得我们面对制造业客户时更能够供其所需,补其所短。与互联网企业相比而言,我认为我们更立足当下,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者、赋能者自居,而非以颠覆者的姿态闯入。再举个例子,公有云的趋势和前景已经成为共识,国内外互联网企业无一例外以此为战略核心。但就我们研究,在当前的战略窗口期,私有云、混合云是我们的目标用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