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端到C端再回归SbbS,我总结了这3

中科获平安医院殊荣 https://m.39.net/disease/a_6108180.html
本文作者回顾了自己进入产品经理职业道路中遇到的阻碍、挑战、转变,总结了3个避免踩坑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以下为极光高级产品总监

杨杰演讲实录,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团队

Fanny依据嘉宾分享内容整理,编辑有修改:一、初入行——开启B端产品经理之路我选择做产品的原因有三:当时的大环境下,大家都在提倡互联网+,而且互联网+金融在当时也很火;我心里其实有个产品梦,成千上万的人都在使用自己做的产品,这件事令我有成就感;因为在一个互联网企业,真正最有机会跟老板接触的人是产品经理,以及产品经理可以制定一些产品规划、参与战略的决策。所以基于这几点:我接受了金融软件产品的offer,开启了我的产品路。1.我的第一个产品我的第一个产品是为高校金融专业做一个金融理财规划的实训软件,提供教学练考一体化服务。我给这段产品经历打上3个关键词:1)toB的流程这家公司特别注重流程,从立项开始,到产品原型/需求/埋点/设计/测试用例评审,再到产品验收/试用/发布/培训/归档,每一步都需要和涉及到的部门大佬协调时间开会,通过后签字才能进行下一步。在当时,走流程其实花了很多时间,所以这是第一个很大的烙印。2)与技术的沟通我相信这对很多产品小白来说,也是很苦恼的事情。当时我们的一个产品原型评审完了,需求都沟通完了,然后技术问我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产品要做B/S架构还是C/S架构?虽然现在看来是很简单的东西,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完全不懂技术在问什么。如果你不理解技术,在沟通上会出现障碍,对于技术实现难度、开发时间的预估也会出现较大的偏差。所以产品还是要懂点技术,等你懂前端、后端、懂数据之后,你的话语权还可能会越来越大。3)产品的推广当时做完这个toB产品后,还需要去到高校给客户做产品介绍,还会入驻客户单位,部署安装,实地教学。我认为参与产品的推广过程,才是拥有这个产品的完整经验,而不是做完这个产品就结束了。2.我的收获我在这家公司做了2年产品,在这期间,我收获了这些:1)产品从0到1的完整体验在这期间我懂得了产品完整流程;但也看到了流程的双刃剑;增加了对对toB产品的理解。我很荣幸能够亲历产品从0到1的完整流程,因为对于一个产品小白来说,只有把整个流程经历一遍,你才能更清晰的认识到产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大家都知道互联网产品唯快不破,但是太注重流程,很多时间浪费在流程上,反而会影响进度;当然流程也是有好处的,就是每一个节点你都能分析延期原因、制定追责机制,产品归档后还能做更细致的复盘,总结踩坑经验等等。做toB产品一定要多与客户沟通,当你经常驻点在客户所在的高校,挖掘一些需求,有时候聊着聊着,需求就来了,而且有时客户更愿意为这种需求买单。2)PM需“无所不能”做产品,特别是toB产品,一定要懂业务,因为会存在业务壁垒。像现在做SaaS非常热门,但是你不懂供应链管理,你不懂实际业务场景,你对这个产品是难以入手的。其次还要懂交互和设计,你只有更专业,跟交互设计沟通才更顺畅。我建议产品经理多体验产品,至少每一种产品都要体验个以上,看看B端跟C端产品的交互有没有通识的地方,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等等。前端和后端也是需要懂一点的,你如果完全不懂的话,有时候就会被牵着鼻子走,特别是在整个项目的评估、排期上。最后要懂数据和运维,一个产品经理想要晋升中级或高级的产品经理,拥有数据敏感性是很重要的。我建议前期,产品经理可以提一些数据需求,让后端或数据同事去取数,然后你在excel上做一些简单的分析,看某一个模块有没有增长,或者评估迭代效果;到后期,你可以学SQL,自己去取数分析。3)敏捷开发的重要性大家都会说,敏捷开发无非就是快速迭代,然后增量开发。但是快速迭代不代表着你的需求可以随便更改,需求管理一样要严谨;并且,你需要和你的技术开发团队保持一个互相信任的一个状态;否则你的需求时常变更,技术团队会觉得你很不专业,很多东西没有考虑到位,久而久之,这种对立面会更加强烈。工具与可视化很重要,在项目里面,借助工具进行协同办公,并将项目进度做可视化呈现,这样便于项目的管理。最后要降低交付/试错成本。我认为做toB产品,可以先抓住核心功能,做一个最简单的版本,先不考虑增值服务、用户体验。你花一个月或者半个月时间把它做出来,交给客户看一下,行就接着做,不行就改。这样的话,你的试错成本可能就是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了。如果你花了半年设计一个比较完整的产品,交付给客户后,客户觉得不行,你还是得重做,那这个试错成本就变成半年了。所以敏捷开发对toB产品也是非常重要的。二、接受挑战——从B端到C端的转变17年的时候,老板让我来独立负责一个C端产品,我在此之前已经做过很多C端产品了,那这回为什么是接受一个挑战呢?因为这次,老板让我独立负责整个产品的产品、运营、研发、数据团队。在做C端产品的时候,我也是经历了产品从冷启动到APP上架、获客、促活、产品迭代等的一系列过程。在这里,我也想跟大家聊聊我的一些经验。1.踩过的坑1)APP上架软著可以先行。当时我们做的是一个贷款平台软件,产品经理没把控好,软著申请慢了,但是APP已经准备上线了。所以我建议所有做C端产品的同学,在做的时候最好就开始申请软著,就当你的软著申请下来的时候呢,APP上线,那个时候是无缝对接,就可以直接上架应用商店了。要了解应用商店相关政策(特殊行业资质要求),在应用商店里面如果想上架贷款类产品,是需要你的公司有相关资质的,需要有小额贷款牌照等要求。所以相关政策要提前了解,不了解的话可能到时候上不了架,而且会影响整个业务进展。考虑是否做马甲(主要是iOS),在ios这里,你要提前考虑是否要做马甲包,因为金融类APP在ios上架非常难。2)获客首先要提前了解开户流程,当时因为开户耽误了不少时间,大概半年之后,终于找到关键的人,交了万保证金,才开户成功,所以特殊行业的产品需要提前了解好开户流程。其次要明白:ASO不好做,大词竞争不过,小词没量。鉴于此,我给大家提2个打榜小建议:做第二梯队的词,把一到两个词,卯起来做,做到top3,这时你在应用市场搜索这个词的时候,在第一页可能就可以看见你的产品;多个小时去打榜,每小时打少量,通过积少成多的方式,很多小池也能积累到一定的量级。再次非标渠道可遇不可求,反作弊很重要。一些APP会给一个banner资源位给你做推广,按CPA结算,针对这种推广方式,我建议前期可以小量测试,当10天结算你觉得成本ok,整个ROI可控的情况下,可以放大一点量。最后做用户裂变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全链路的预警管理,否则当羊毛党出现,可能会攻破你的活动规则,甚至导致你亏损。2.增长实验这是我们在18年的时候做的一个短信获客增长实验:当时提供了短信文案A和B、落地页1和2,通过搭配推出,测试了大概7天。从右侧的数据可以得出:B的文案比A文案要好,因为B文案是直接提现的;然后再看落地页,对贷款行业来说,可能这种仪表盘的形式比大美女更吸引人。整体来看,B2是当时效果最好的,所以我们就可以沿用B2这个方案走下去。这里面B2的整个转化率,也就是短信的送达量到最终h5注册的转化达1.78%,一个h5注册用户的成本大概不到5元钱,这在金融行业里是一个非常低的成本。对于当时的短信投放,我们的ROI可以达到-%。这是做C端产品的一个增长方案。另外,我还想跟各位产品同学多分享一点:我在面试前来应聘的产品经理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都会提到用户增长、增长黑客、AARRR模型,但是只停留在方法论。如果你想要告诉面试官你真的有自己有所体会了,可以多总结一下自己的过往产品经历中,有没有实际的用户增长案例。3.我的总结我曾问我们公司用户体验中心的负责人,你觉得你自己的定位是什么,他给出如下回答:美观,ui视觉带来的舒适感,这个是一个最底层且最初级的一个定位;效率,降低你的产品的认知成本,提升产品的易用性,降低团队成本,提升团队的协作效率;让产品更好用,全方位提升产品的可用性;一定要谈转化,所有不谈转化的交互都是耍流氓。我建议产品经理同学可以分享给自己团队的ui设计师,告诉他,你的定位应该更高一点,不仅仅局限在做图,而是要赋能我们产品运营,助力提升用户转化。接下来,我再说说我的总结。我觉得做C端产品想要提升用户留存,寻找业务增长点,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丰富产品矩阵当你的产品在纵向上已经做了非常丰满了,迭代的内容也不是那么多的时候,就要考虑横向发展,做多个马甲包,增加产品曝光。我们在大概18年年底时主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