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SphereEx创始人CEO,在现有的数据库开源项目ShardingSphere做了5年之后,张亮才决定进行商业化的创业,原因很简单,「我们目前的数据库有可能向大一统的方向完全被打破掉,未来数据库一定是碎片化的时代。」希望能在数据库碎片化的前提下提供一个平台,可以解决大量用户使用和选择数据库的痛点,解决成本问题。
至于开源项目和商业化项目并行的问题,他觉得完全不冲突,「大家有明确的边界,知道什么功能该放到商业,什么功能该放到开源」,甚至,开源项目还能够免费为商业化项目做宣传,提高用户粘性。
而聊到开源的本质时,张亮认为,「如果本质为了挣钱,可能不太适合做开源。一定是觉得它有意思、好玩,才能去做。」开源本身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商业模式的选择,和闭源没有高低之分。
而对于大厂入局开源,以及中国开源项目目前的误区,张亮也有很多话要说。
Points
数据库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已经不可避免,想通过一个数据库解决所有问题,这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开源只是不同的商业模式,和闭源相比没有好坏和高尚之分。
技术本身是没有秘密的,一项技术不在于它没有人能复刻,开源了,大家都用,并且不断地为它贡献每个人的智慧,才能成为真正的技术制高点。
真正的开源项目想做好,一定是面向长期主义的,是以终为始去做。
01创业是为了解决数据库的碎片化痛点FounderPark:数据库开源近两年非常火,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张亮:年-年用开源的已经非常多,也非常好用,当时很多功能基本上都是从开源框架里去来的。如果IT不再发展,像原来的方式,只是做业务、做新功能,开源也不会成为那么火热的话题。实际上IT的进展非常快,目前是面向分布式的环境,以及所有互联网的后端都在面向云环境。那些曾经好用的开源项目,在云的环境下、在分布式的环境下未必是最好用的状态。
年-年是比较热的阶段,很多开源完全面向分布式重写,这也是开源焕发青春比较常见的状态。在面向分布式重写的路没有完全走完的情况下,云的时代又来了,分布式和云如此接近,看起来像是一个时代的,但实际上是两个时代。从外围去看,从分布式到云实际上是融合到了一个时代。
我们的开源完全面向分布式、完全面向云去重写,以后所有的操作系统也好,所有的工作也好,也许都是在云上,不太会像现在用本地的笔记本或者用本地的工作站去做。这是开源的时代大背景,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用它、去重写?因为每个人对分布式、对云都有不同的理解,而现在缺乏大一统的东西去做。开源在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下被散播得非常广,大家发挥创造性的时代到来了。
FounderPark:为什么云流行起来之后,大家会把开源和云做并列?云对于开源的需求是怎样的?
张亮:早期开源是工程师自己玩的东西,所有开源项目都是面向工程师的,工程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它封装成产品化的东西,交给前端用户去使用。而云的出现可以直接面向产品化的解决方案,屏蔽掉了开源的各种技术细节。曾经的开源在没有云的情况下使用起来相对复杂,而云能让开源的产品、组件用起来更加方便,所以说云和开源是绝配。
但不是上云的东西必须要开源,现在有很多是闭源的,但是在我们做基础设施时,大量的东西开源有助于产业的提升,有助于思想的交流。而且不少工程师愿意把自己的思路向其他工程师开放。所以目前在上云的时代,开源还是比较流行的状况。
FounderPark:开源的商业化路径和模式大概处于什么发展情况?开源的产品盈利点在哪里?
张亮:有三种商业模式。
第一种是服务,为开源去做咨询服务,或者提供文档,或者提供一些人工现场的支持,这是常说的service模式。
第二种是OpenCore,开源的项目是其中一部分,很多企业级的产品或者企业级的需求不放在开源里边,如果企业想使用的话,他们会使用商业产品,因为一部分商业的能力没有体现在开源项目里。
第三种非常符合现在潮流的云上的模式,我们叫它Hosting——托管模式,用户不用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