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8月16日,南方日报以“夸大宣传收费混乱存安全隐患”为题的一篇报道,揭露了部分培训机构存在师资不足、夸大宣传、收费混乱等问题。
标榜“地道外教”的英文培训班老师少数来自英国,大部分来自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且入校门槛很低。
有的“名师辅导”机构,频频出现任课老师有事大学生兼职授课的情况。
有的上课地点在蜗居居民楼,教学设施简单、消防设备简陋,存有严重安全隐患。
某个刚开业的情商培训班还宣传是“广东电视台教育栏目重点推荐儿童教育机构”,后被证实是虚假宣传。
以及“7天内感受名校文化”为噱头的高价游学夏令营,内容与广告严重不符,收费过高。
……也就是说,如今大力整治的一些校外培训乱象,早在十年前就引起过行业部门重视,并由记者暗访报道过。
十年来,这些问题不仅没有杜绝,在重点中小学择优录取、高考压力越来越大的态势下,校外培训也开始疯狂扩张。
且在网络日益发达的支撑下,在线教育也一路高涨。
近十年以来教育企业数量猛增,从78万家上升到万家,在线教育相关企业的总数从15万家上升到了70万家。根据《年度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数据报告》数据,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约达到亿元,同比年亿元增加24.79%。当时也预计年市场规模突破亿元。
但是,在年还是资本香饽饽的校外培训机构,进入年就迎来了艰难的春天,最近更是“入夏失败”,被迫“返冬”。
4月份,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高途、学而思、新东方在线、高思四家教育企业处以50万元的顶格处罚,称各家采用虚假定价,如“原价元,优惠价20元”,其实从来没有以元的价格成交过。
5月份,因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问题,广东对6家校培机构顶格罚款万;上海市场监管部门也从重查处了哒哒英语、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和精锐教育。
6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检查结果,13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价格欺诈违法行为,15家知名校外培训机构均存在虚假宣传违法行为,涉及万元处罚。
尽管处罚的金额还远远不及这些机构吸引来的大笔投融资,甚至也达不到其中某品牌单个或几个季度的销售投放。
但这个以疯狂融资、疯狂吸金、疯狂扩大生源的行业,在连续几盆冷水中,明显有了收缩。
据雷锋网称,VIPKID暂停了4月份启动的上市筹备,并伴随着业务和人员调整,“大米网校”在4月关停,包括中外教培优在内的部分业务裁员比例高达50%。
5月27日,高途内部员工爆料,高途集团小早启蒙项目团队成员数百人面临被辞;有人称高途课堂将裁员30%。
作业帮IPO也搁置,并计划进行裁员……
对比是多么巨大呀,往年的这个时节都是各家校外培训加速投放广告,促销暑期课程的时期。
促销手段中,除了被罚款的虚假价格,还有巨额的广告投入。据热云数据统计,年下半年一些头部在线教育平台日均广告消耗就超过万元。部分品牌的一个季度销售费用甚至搞过了当季营业收入。
这背后,是资本向头部平台倾斜趋势下造成的内卷,据网经社发布的年中国在线教育融资额TOP10来看,最大的10笔融资金额总额近亿元。
而中小型在线教育公司在头部机构的压力下,无论在课程开发上还是前端获客、品牌上,都已难以跟进。
有数据显示,年初至今注销和吊销的教育培训企业合计已超过家。其中,3月和4月注销和吊销的企业均超家。
为了扩大生源,增加营收,知名机构的营销手段越来越多,不仅占据着各类多媒体节目的广告位,虚假、夸张的招生说辞,更是充斥在目光所及之处。
但有限的师资,也不能随着行业的疯狂扩张而满足所有机构的“名师”需求。
很多家长已经发现,除了那些限时促销的短期课程,在一些常规购买的K12课程里,除了主讲老师授课,助教也开始通过加家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