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监控点位布置

工地监控系统拓扑图

如上图所示,建筑工地视频监控系统架构由三部分组成:前端施工现场、传输网络、监控中心。

工地前端系统

工地前端系统主要负责现场图像采集、录像存储、报警接收和发送、传感器数据采集和网络传输。

前端监控设备主要包括分布安装在各个区域的碗型鹰眼全景相机、高清红外模拟摄像机、高清网络摄像机和网络硬盘录像机,用于对建筑工地的全天候图像监控、数据采集和安全防范,满足对现场监控可视化、报警方式多样化和历史数据可查化的要求。当出现突发事件时,工地现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紧急报警按钮向企业领导和上级单位报警,启动应急预案,满足应急指挥协同化的要求。

传输网络

工地和监控中心之间可采用专线和互联网两种方式,专线方式带宽有保证,网络稳定,通过软件预览的实时图像效果清晰,真正做到不仅看得见而且看得清,提示系统价值,但是租用专线价格比较昂贵;采用互联网方式,价格相对便宜,但是由于共享带宽,网络稳定性不如专线,高清摄像机的效果无法发挥到最大值。

工地现场的传输可以采用无线AP传输和有线传输两种方式,无线传输能适应工地现场复杂的环境,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网线的损坏而不能传输的问题。而有线传输则信号传输比较稳定,但是容易受现场环境限制,比如塔吊的升级会对网线的长度有所要求,这样容易损坏网线。

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是本系统的核心所在,是执行日常监控、系统管理、应急指挥的场所。内部署视频监控综合管理平台,包括数据库服务模块、管理服务模块、接入服务模块、报警服务模块、流媒体服务模块、存储管理服务模块、Web服务模块等等,它们共同形成数据运算处理中心,完成各种数据信息的交互,集管理、交换、处理、存储和转发于一体,是视频监控系统能稳定、可靠、安全运行的先决条件。支持随时抽查全部视频监控资源,接收报警信息,查阅各类统计数据,实现管理的高度集中化,做到管控一体集中处理。

平台支持分布式部署,当系统容量较大时,能够有效降低局部服务器性能和网络带宽压力,提升系统的稳定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