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在哪里出诊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辅食添加是分阶段的。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需求以及生长发育特点,建议从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添加辅食,添加辅食从开始尝试到孩子能自主进食,一般可以分为4个阶段:辅食添加初始阶段、辅食添加第二阶段、辅食添加第三阶段、辅食添加第四阶段。一、辅食添加初始阶段(6个月左右)辅食添加的初始阶段从开始添加辅食开始,大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这一阶段,主要是照顾者开始尝试让婴儿接触辅食、感受辅食,练习婴儿咀嚼、吞咽等摄食技能。关键点:继续母乳喂养即使开始添加辅食,也不能忽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要继续喂养母乳,母乳不足者可以用婴儿配方奶粉代替。每天为婴儿提供约~毫升的奶量,一天母乳喂养6次左右,可以尝试断一次夜间奶。辅食种类该阶段以泥状食物为主。初始阶段添加的辅食,应是容易吞咽和消化、不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先添加强化铁的谷类食物,如强化铁的米粉等。蔬菜类如白萝卜、胡萝卜、南瓜、西红柿、菠菜泥等。水果类常见的有苹果、香蕉、梨子、木瓜泥等。也可以应用辅食营养补充品(营养包)。喂养技巧米粉可用乳汁或温水调制成泥糊状,避免过稀过稠。蔬菜、水果处理后均捣成的泥状,方便吞咽。喂时用勺子将食物送在儿童舌体的前端,让儿童自己通过口腔运动把食物移动到口腔后部进行吞咽;避免把食物直接送到舌体后端,否则容易造成卡噎或引起恶心、呕吐。餐次食量从1天1次,每次1~2勺米粉或蔬菜、水果泥开始尝试添加,每次只添加一种,婴儿反应良好,5~7天再添加另一种辅食。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到1天2~3小餐。二、辅食添加第二阶段(7~9个月)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萌出乳牙,已经具备一定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可以尝试增加辅食的种类、数量。关键点继续母乳喂养每天母乳喂养至少3~4次,为婴儿提供约~毫升的奶量,较添加辅食前,每天可以减少1~2次奶量。辅食种类该阶段以末状食物为主。在前期辅食的基础上,让婴儿熟悉多种食物,如烂粥、碎菜、肉末、肝泥等,适当增加谷薯类食物、蔬菜和水果的种类。为了促进牙齿生长及锻炼咀嚼能力,可以添加小饼干、蒸熟的蔬菜棒、馒头片等食物。逐渐引入动物性食物,如鱼、蛋、肉类和豆制品。喂养技巧培养婴儿用杯子进食液体食物。餐次食量每天辅食喂养2次。谷薯类食物,如面条、面包或土豆等3~8勺;动物类、豆类食物如蛋黄、红肉、鸡肉、鱼肉、肝脏,豆腐等3~4勺;蔬菜、水果类各1/3碗。三、辅食添加第三阶段(10~12个月)通过第一和第二阶段的练习,婴儿已经适应了泥状、末状等食物,进食数量、种类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手、眼的协调能力、咀嚼、吞咽食物的能力都更加成熟,可以进一步强化喂养模式,为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打下基础。关键点继续母乳喂养每天母乳喂养不少于2~4次,提供约~毫升的奶量。辅食种类本阶段可以进食碎食物。继续添加各种谷类食物如软米饭、手抓面包、磨牙饼干,豆类食物如豆腐、动物性食物如蛋黄、畜禽类、鱼类食物以及常见蔬菜和水果等食物。由泥状、碎末状食物逐渐过渡到碎块状、指状食物。但要避免进食不容易弄碎或过滑的食物,如鱼丸、果冻、爆米花等,以免引起窒息或其他意外。喂养技巧允许宝宝手抓食物,鼓励自己用勺子进食,用杯子喝水,有利于宝宝眼手动作的协调和培养独立能力。让宝宝与家人同桌吃饭,让进餐过程变得有趣味性,增强宝宝的进食积极性和主动性。餐次食量根据婴儿需要增加进食量。一般每天2~3次,加餐1次。进食量为每天谷薯类1/2~3/4碗,动物类包括蛋黄、红肉、禽肉、鱼肉等46勺;蔬菜类和水果类各1/2碗。四、辅食添加第四阶段(12~24个月)大多数的幼儿,在1岁以后乳磨牙开始萌出,咀嚼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运动协调能力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应该进一步锻炼其自主进食能力,培养和巩固良好饮食习惯。关键点继续母乳喂养每天提供奶量约~毫升,母乳不足时或已经没有母乳者,以适合幼儿年龄段的配方奶作为替代。也可摄入一定量的鲜牛奶、酸奶等。辅食种类此阶段食物应讲究多样性和膳食平衡。普通食物(辅食)已经占据食量的一半以上,逐步成为儿童食物的主体。可以尝试引入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花生、坚果类等。食物种类应该多样化。鼓励宝宝尝试家庭食物,并逐渐过渡到与家人同种类进食的阶段。食物质地尝试各种较大块的家常食物,质地要比成人的食物相对松软一些,注意食物制作的色、香、味、形。喂养技巧与家人一起进餐,鼓励幼儿自主进食,每餐进食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从喂食、容许抓食逐渐过渡到自己独立进食,不容许边吃边玩。避免吃饭时玩游戏、看电视等干扰活动。餐次食量每日3餐,每餐1碗,另加餐2次(在两次正餐之间各加1次)。辅食数量大约是:每天谷物类3/4碗至1碗多,鸡蛋、红肉、禽肉、鱼肉约6~8勺,蔬菜类和水果类各1/2~2/3碗。孩子的成长具有个体差异,我们应该根据以上推荐,结合自家宝宝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脾气性格,在食物引入的种类、数量等方面进行尝试,同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反应良好无不适,才能再进行下一步的改变和尝试;同时,我们也要定期监测儿童体重、身长等进行生长发育评价,衡量喂养是否满足了婴儿的营养需要。我是一米育儿,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567.html